解放军报|野外驻训进行时,看看发生在驻训场上的两个故事

:原题为_解放军报|野外驻训进行时,看看发生在驻训场上的两个故事。
写在前面
新军事训练大纲规定 , 担任全训任务的部队每年野外驻训时间不少于4个月 , 这对官兵身心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 当前 , 各单位野外驻训进行得如火如荼 , 发生在驻训场上的故事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 本期“基层传真”选用的两篇稿件 , 引发了编者关于野外驻训的一点思考 。
——编 者
故事1:
驻训开设“休闲广场”
■陶 磊
第82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地选址偏远 , 原本前不着村后不靠店 , 可随着一座座绿色帐篷立起 , 一辆辆个体售货车“闻风而来” , 日用物品、数码产品、烧烤小吃……营区外道路宛如小型商业步行街 。
官兵野外驻训 , 帐外叫卖不停 , 这给部队人员管控、失泄密防范、饮食安全等方面带来不小隐患 , 如何避免问题发生 , 成为摆在旅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 “部队走到哪 , 商贩就跟到哪 , 哪怕是荒山野坡 , 他们都能想办法跟过去 。 ”四营副教导员刘晓告诉笔者 , 受到场地限制 , 部队每年野外驻训地点相对固定 , 周围村镇商贩对当地道路非常熟悉 , 所以一直如影随形 。
既然“供货源头”无法掐断 , 那只能切断“购买需求” 。 经过调研 , 该旅领导发现 , 这些商贩提供的商品大多并非驻训生活必需品 , 官兵来逛也很少是目的明确地购物 , 而是出于一种“小摊情结” 。 “与其说去吃吃买买 , 不如说是给枯燥的驻训生活添几分乐趣 。 ”战士张勇坦言 , 艰苦训练之余 , 青年官兵也需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宣泄不良情绪 。
该旅将这一情况作为整改抓手 , 开设“野训休闲广场”和各类“野味”十足的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项目 , 满足官兵需求 。 很快 , 随着官兵的目光从小摊转回了营区 , “野训休闲广场”人头攒动 , 好不热闹 , 而营门外的摊位也渐渐没了生意 。
故事2:
【解放军报|野外驻训进行时,看看发生在驻训场上的两个故事】餐桌不见“六菜一汤”
■赵焕斌 王语梁 张居俊
连日来 , 第78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场上热火朝天 。 考虑到全营官兵都在驻训场连轴转 , 该旅炮兵营特意要求炊事班精心制作“六菜一汤” , 保证官兵高强度训练营养补充不断线 。
然而 , 就餐时 , 营教导员陈继伟却发现 , 明明有“六菜一汤” , 可大多官兵只打一两种 , 有三个菜几乎无人问津 , 个别官兵甚至还自己带了榨菜 。
“这菜味道很好啊 , 怎么没人吃?”陈继伟就地调研 。 “就一个大饭盒 , 菜种类多了混在一起 , 味道有点怪”“天气热 , 训练强度又大 , 有些‘硬菜’太油腻”……官兵的理由五花八门 , 却反映出伙食保障未能精准对接任务实际需求的深层次问题 。
这件事引起该旅党委的重视:“舌尖连着战斗力 , 美味不能少 , ‘野味’‘战味’更要足!”该旅随后对驻训伙食保障进行调整 , 以野外条件下易制作、好入口、能快速补充能量为标准制订新食谱 , 增加压缩饼干、野战食品实吃次数;对官兵饭盒进行模块化设计 , 准备大小食盒自由搭配;要求炊事班根据环境变化、训练任务特点等进行灵活保障 。
经过一番调整 , 该旅驻训餐桌上没有了“六菜一汤” , 但每一道菜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却直线上升 , 剩菜剩饭更是寥寥无几 。 结束一天训练的上等兵王大龙边打饭边感慨:“现在吃得饱又吃得好 , 训练起来更有劲了 。 ”
野外驻训 , 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徐 雯
野外驻训的目的 , 是利用野外陌生环境提高部队战斗力 , 这决定了参与这项任务 , 不仅与舒适安逸无缘 , 而且注定要吃苦受累 。 在这一前提下 , 部分官兵在野外驻训时提出“饮食不合口味”“生活单调乏味”等问题 , 显然不合时宜 。
睡帐篷不是图新鲜 , 而是为适应野外生存环境;吃单兵自热食品不是“换口味” , 而是要练出“打仗的胃”;训练艰苦不是“没事找碴” , 而是要磨炼钢铁意志 。 野外驻训不是简单换个场地训练 , 更不是体验野外生活的趣味活动 。 广大官兵应端正思想认识 , 并做好心理准备:野外驻训 , 就是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