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打造紧密型健共体丨县域医疗水平提升 百姓健康指数提高( 二 )


“我们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 , 整合医疗资源 , 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强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形成县乡机构‘一家人’、人员使用‘一盘棋’、财务管理‘一本账’、信息畅通‘一张网’、服务质量‘一体化’的‘五个一’目标 , 真正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责任、资源、利益、发展和服务共同体 。 ”郏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利恒说 。
立足家庭医生签约 创新智慧“3221”模式
村医在村卫生室为村民进行体检 , 结果实时传送至后台管理中心 。 在郏县“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中心 , 全县所有人员的健康信息、村医的行诊记录和云巡诊车的轨迹动态图与业务数据都详细记录在“云端” 。
人人有健康数据 , 户户有签约医生 , 是基于智慧家庭医生签约的郏县健共体“3221”服务模式 。 “郏县以信息平台为支撑 , 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各专科专家和县乡重点发展专科3个健康服务团队 , 通过医保和公卫资金双打包 , 构建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医养结合的连续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政府主导的以公卫、医疗、医保、居民健康指标和满意度为核心的监管与评价体系 , 实现偏平化、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连续化服务 。 ”郏县副县长乔东涛说 。
郏县医疗健康集团整合医疗资源 , 将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和中医药服务融入签约团队 , 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居民健康和医保基金双守门人作用 , 围绕“平时健康有人管 , 需要服务有人帮”的工作目标 , 组建了包含县、乡、村三级医务医疗卫生人员在内的91支签约服务团队 , 开展入户健康签约服务 , 实行医防融合 , 促进群众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 全县健康管理服务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3.5%, 重点人群签约率增长6.3% , 履约率增长7.3% , 高血压、糖尿病慢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增长10.3%和5.5% 。
郏县重视学科建设 , 创建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等省、市级重点专科11个 , 通过国家级胸痛、卒中等4大救治中心评审 。 向上与北京儿童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等22家三级医院建立癌症微创外科、心血管内科等专科联盟32个;横向优化整合科室 , 将县级医疗机构部分专科进行优化整合 , 统一管理、打造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共同体;向下共建专科 , 由县级院区投入资金、设备、人员 , 筛选适宜诊疗技术与乡镇分院共建专科 , 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 目前 , 县级院区与乡镇分院共建了涵盖8个专业的25个科室 , 填补了乡镇分院耳鼻喉、口腔、眼科等科室空白 , 帮扶开展新业务、新技术70项 。
如何调动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郏县把当年医保基金筹资总额提取10%风险基金、大病保险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后 , 全部打包给集团 , 集团按照“总额预算、分块管理、结余留用、超支自负”的原则 , 对县级4家院区签约服务区域实行按人头预算管理 , 包干使用 。 公卫资金方面 , 郏县按照“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 ,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及签约服务费 , 打包拨付到集团使用 , 建立“优劳多得、公平合理、谁服务谁收益”的分配机制 , 充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
在绩效管理上 , 集团实行“每月考核、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 , 将签约区域慢性病发病控制率、住院率和基层就诊率、医保基金使用率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 考核结果与签约医生绩效挂钩 , 与承担签约服务的分院的基本公卫补助、医保基金分配、院长聘用、评先评优挂钩 , 以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为杠杆 , 增强签约服务主动性 。
信息化是提升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 郏县为全县乡镇分院和村卫生室免费投放远程心电图机、电脑、一体机等设备 , 为部分乡镇分院配置CT、DR , 并依托县级院区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临床检验、消毒供应、院前急救等六大中心 , 搭建起贯通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的智能分级诊疗平台 , 向上可连接全国3200多家医院和30万多名医生 , 向下与全县乡镇分院和377所村卫生室相连 , 形成上下贯通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