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弹|7米哑弹插入地,遍地未爆炸火箭弹,300毫米远火可靠性这么差劲?


火箭弹|7米哑弹插入地,遍地未爆炸火箭弹,300毫米远火可靠性这么差劲?
文章图片
火箭弹|7米哑弹插入地,遍地未爆炸火箭弹,300毫米远火可靠性这么差劲?
文章图片
火箭弹|7米哑弹插入地,遍地未爆炸火箭弹,300毫米远火可靠性这么差劲?
文章图片
火箭弹|7米哑弹插入地,遍地未爆炸火箭弹,300毫米远火可靠性这么差劲?
在近些年的战争中 , 远程火箭炮发挥了巨大作用 。 例如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 , 美军动用了大约200辆M270火箭炮 , 一共发射了10000枚远程火箭弹 , 对 , 4个零 , 一万枚 , 你没看错 。 这些火箭弹抛射出了600万枚M77反装甲/反人员双用途子母弹 。 伊拉克军队饱受打击 , 简直是屠杀 , 以至于幸存的伊拉克士兵把这种射程45公里 , 一次齐射抛洒无数枚子母弹的可怕武器称之为“钢雨” 。
不过 , 在近几年的战争中 , 尤其是去年的阿塞拜疆和纳美尼亚的纳卡战争中 , 出现了大量的大口径火箭弹一头钻入地下的情景 , 几乎都是龙卷风火箭炮所发射的300毫米火箭弹 。
很多网友说这是未爆炸的哑弹 , 也有很多军事专家支持这种说法 , 进而还有人据此断定300毫米远火的可靠性不高 , 极容易出现未爆炸的哑弹 。
其实 , 他们都误解了 。
尽管远火这玩意的可靠性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 例如子母弹失效 , 制导系统故障等等 , 完整火箭弹未爆炸就插入地面 , 但如此之多的照片就不太合理了 ,哑弹是存在的 , 但绝对不可能这么多 。
其实 , 大部分插入地面的火箭弹 , 只是战斗部开舱、抛撒完子母弹以后残留的发动机段 , 弹体的前半截早在空中就已经炸飞了 , 这是剩下的后半段的火箭发动机的空筒子 。
300毫米火箭炮的简易制导方式比较有意思 , 横向误差采用弹载小型陀螺仪控制的简易惯导系统来控制 。 而纵向误差 , 采用时间引信控制战斗部子母弹在恰当的时间开舱来调节 。 在预定的弹道点上 , 按照火箭弹电子时间装置的指令 , 保险执行机构开始动作 , 通过点火盒引燃解脱远程保险 ,开舱包点燃后将剪切螺栓拉断 , 在火箭旋转离心力和迎面气流作用下 , 将子弹抛出 。
300毫米远程火箭炮的主用火箭弹 , 是射程70公的9М55К火箭弹 , 弹长7.3米 , 全备弹重量840公斤 , 战斗部是一种子母弹 , 需要在百米左右的高度抛撒出去 , 而剩下的后半截弹体依然会以惯性沿着弹道飞行 , 最后插入地面 。
从所有火箭弹插入地面的新闻照片里也可以看到 , 露出地面的火箭弹尾部不过二三米 , 只是总长7米弹体的很少一部分 。 因此 , 这些插入地面的火箭弹 , 很显然都是半截弹体 。
即使是安装整体式爆破战斗部的300毫米火箭弹 , 也是头体分离的设计 , 在弹道末端 , 由于时间引信的作用 , 在上百米的高度 , 战斗部与弹体分离 , 战斗部释放出减速伞 , 让战斗部近乎垂直下落 , 以便增加杀伤威力 。 而后半截弹体依然会沿着倾斜弹道继续前进 , 插入地面 。
由于300毫米火箭弹的弹尾带有可折叠的弹翼 , 因此即使弹体只剩下后半截 , 也依然能相对笔直的冲向地面 , 钻入泥土或路面 。
近些年 , 在有300毫米远程火箭炮参战的战争中 , 都发生过此类现象 , 其实绝大部分是抛洒完子母弹以后的后半截弹体 , 并不是哑弹 。
【火箭弹|7米哑弹插入地,遍地未爆炸火箭弹,300毫米远火可靠性这么差劲?】
还有阿塞拜疆军队发射的一枚“龙卷风”火箭炮的300毫米火箭弹 , 直接贯穿了一辆亚美尼亚吉尔-131军用卡车的车头发动机舱 , 然后插入地面 。 求司机师傅的心理阴影面 。
这是拍摄于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附近的一张照片 , 这枚300毫米远程火箭炮的火箭弹直接插入了地面 , 在战后成为了一处景点 。 如果这枚火箭弹是哑弹 , 那么乌克兰人决定不会就这样摆放成景点 。
旁边还配有一个展板 。 展板上的信息对此枚火箭弹的来源做了说明 , 指出其可能是来自俄罗斯研制的“龙卷风”远程火箭弹武器系统 , 但配图中出现了一张中国300毫米远程火箭炮发射的画面 , 乌克兰人比较没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