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严格来说 , 刚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真锅淑郎 , 不是日本人 , 而是美籍日裔 , 那就是美国人无疑 。
因此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说 , 他获奖是日本国民的骄傲 , 多多少少也有自我贴金的意思 。 就好比奥运赛场 , 美籍日本人拿冠军 , 金牌只能也必须算在美国名下 。
但这还是让人很感慨 , 或者说 , 这才是日本真正的可怕之处 。
我总觉得 , 日本的可怕 , 不在于其军事实力 , 再强能强到哪里去 , 更不在于经济和人口 , 而是科研的潜力 。
要知道 , 早在2001年 , 日本政府曾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科学计划 , 口号是“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 。 此前 , 在诺奖的百年历史中 , 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本 , 还只有9位得主 。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日本人又在吹牛 , 包括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 , 毫不客气地抨击这样的目标“很没脑子” 。 但结果 , 他当年就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 算是一个开门红 。
以后每年的诺贝尔科学奖 , 似乎总能让日本人有点惊喜 。 去年颗粒无收 , 日本人很失望 。 但今年物理学奖 , 研究气候变化的真锅淑郎中奖 , 虽然是美籍 , 但毕竟还是日裔 。
算起来 , 从2001至2021年 , 获诺奖的日本人已有20位(包括三名美籍日裔) 。 照这样的节奏 , “50年30个”目标 , 应该没什么悬念 。
【日本|这才是日本真正的可怕之处!】现在世界的奖项很多 , 诺贝尔奖也不乏争议 , 尤其是非科学领域 , 猫腻也不少 , 但诺贝尔科学奖 , 或多或少还是可以看出一个学者的真正实力 , 乃至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
看看日本 , 想想中国 。 毫不客气地说 , 中国要加油啊 。
最近40年 , 中国经济成就世界瞩目 , 科研进步也是不争事实 。 但作为巅峰水平的重大发明发现呢 , 以诺贝尔科学奖为例 , 到目前为止 , 还只有屠呦呦一个人获得过 , 而且获奖的项目 , 还是40多年前的发现 。
日本人那么频繁能拿诺奖 , 难道是日本人更聪明?
我相信 , 所有中国人都不会赞同 。 想想古代中国 , 我们一个又一个重大发明 , 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 难道现在的中国人都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综合媒体报道过的一些侧面 , 探讨一下日本人的科研水平吧 。
1 , 货币上的秘密 。
很多文章都提到了日本的纸币 , 确实让人深思 。
在绝大多数国家 , 钞票上的人物 , 往往都是政治家 。
日本则是例外 , 清一色学者 。
一千元日元钞票 , 上面人物是野口英世 , 日本著名生物学家 , 1928年 , 他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时因传染上病毒而去世 , 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 , 他为人类而生 , 为人类而死 。 ”
五千元日币上的人物 , 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 , 说起来 , 她还当过《朝日新闻》的记者 , 写下很多批判现实主义著作 , 去世时年仅24岁 。
最大面额一万日元上的那个人物 , 则是日本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 , 他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 当然 , 也必须指出 , 他是一个军国主义教育者 , 主张日本“脱亚” , 还是侵略中国的一个积极鼓吹者 , 或多或少 , 这也反映出日本人的历史观吧 。
看到一位朋友曾撰文这样感叹:将最崇敬的人印在每一个国民、每天都在数次进行的日常活动里 , 意味着最隆重的怀念、最深刻的尊敬 。 日本人对知识渊博的人表达最大敬仰 。
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 坦率地说 , 中国与日本 , 应该还存在差距 。
当年甲午海战 , 清朝战败 , 赔偿白银2亿多两 。 按照一些文章介绍 , 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 , 从中提取1000万日圆(占赔款总额的2.8%) , 设立了教育基金 , 资助日本的义务教育 。
由于这笔资金 , 到1898年 , 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到1910年左右 , 日本已完全普及了国民教育 。
想想确实让人扼腕 , 中国的海军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 , 日本却用中国赔款加强军备、普及义务教育 。 教训惨痛啊!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超市|3月1日起,青岛这家超市将闭店,店方回应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腌黄瓜|火腿土豆沙拉
- 责权利|微软食堂为何会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只因为这一点
- 美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看了这位画师画的美食,给我看饿了
- 初评|武汉48人入围!这项工艺美术活动初评名单公示
- 油饼|饺子皮别只会包饺子,试试这种做法,层层松软,出锅后比饺子还香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