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考工记|漫话北京之兴( 四 )
文章插图
元承金制与《易》理
元大都的兴建 , 晚于金中都百余年 , 元朝国力又远超当年金朝 , 都城规模上即可体现 。 元大都周回六十里 , 面积约三倍于金中都 。 从金中都到元大都的城市发展走向 , 无疑为其后明清北京城之规制提供了优良范式 , 奠定了坚实基础 。
史家夙有“元承金制”之论 。 回首当年 , 忽必烈将国都南迁与当年金代完颜亮迁都之动机 , 多有相同之处 。 首先 , 二人继位皆非依惯例 , 合法性受到质疑;二是对中原文化心仪神往 , 重用汉人 , 实行汉制 , 遭遇保守派抵制;三是因挥戈南指 , 所向披靡 , 进据中原 , 急需就近统治 , 不然会有鞭长莫及之虞;四是燕京地势、位置 , 适作大国之都 。 颇值得一提者 , 金天德五年(1153年) , 金完颜亮迁都燕京 , 易名“中都” , 依《易》“贞下起元”之旨 , 改年号曰“贞元”;而元中统五年(1264年) , 忽必烈亦迁都燕京(1215年 , 改原金中都为燕京)时 , 竟同样定其名曰“中都” , 并依《易》“至哉坤元”之旨 , 改年号曰“至元” 。 直至至元九年(1272年) , 才将中都改名为大都 。 巧合乎?宿命乎?然而 , 其绝非元步金之后尘 , 而是顺应历史之正确抉择、昂扬进取之英明举措 。
文章插图
《易》乃群经之首 , 大道之源 , 凝结并代表着中华先人之最高智慧 , 是中原文化体系中最为深邃、最具魅力之经典 。 通过对金中都与元大都营造过程之回顾 , 我们不难发现 , 金、元最高统治者能对《易》及深通易理之中原儒士深信不疑 , 足以说明其境界之宏远、胸襟之博大 。
《易·系辞》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中华文化源于农耕 , 绵延数千年 , 一以贯之 , 未曾中断;然其天性主静、尚重 , 正《老子》所谓“静为躁君、重为轻根”是也 。 久之 , 未免趋于静笃、阴柔 。 若无全新文化因子注入 , 则难免弱化、退化 , 活力渐失 。 然中国历史周期性危机规律 , 又决定了农耕文化(中原文化)总能从游牧文化中获取活力 , 使由盛而衰之势得以扭转 。 首先是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原文化熏陶的周边民族(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突然崛起 , 迅速强大 , 继而纷纷南下 , 入主中原;其后则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 接受并改造中原文化 , 融入北方游牧文化之阳刚之气的新型中原文化生命力更加强大 , 并成为中华文化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