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蝶变( 二 )

每个月 , 龙胜兴会去镇上买点儿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 但一般也就一两次 。 “没有水泥路 , 踩着黄泥路来回 , 运气好的时候能蹭到拖拉机 , 回家时就不是满腿子泥了 。 ”

当时 , 村级行政单位尚未建立 , 村民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生活、工作 。 现在已无从考证“干鬼”二字的由来 , 但在过去的劳动和生活背景下 , 干鬼大队的名字成了一种无奈的调侃 。     

村名“干改”二字其实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正式确定 。 那一年 , 也是改革开放元年 。 村里的人也都希望由此做出改变 。 因而 , “改”字被放入村名 。

“得干啊 , 干了才能改变 , 要不这穷根子还不像山上的杉树 , 一直钉在那里 。 ” 龙胜兴说 。     

两年蔬菜种植均告失败   

许多年来 , 干改村的年轻人 , 对这个村子几乎是绝望的 , 闭塞、落后、没有挣钱的门路 。 至少在他们20多岁的时候 , 外出打工是唯一的选择 。 近一点的到县城务工 , 远一点的则前往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寻找机遇 。

 "20岁读完书就出去找工作 , 差不多5年后到了结婚的年龄 , 就回家结婚 , 除了工作好一点的能在外定居 , 剩下的人又回到了村子里 。 ”干改村党支部书记潘根根告诉采访人员 。 离家再回家 , 看过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 最终还要回到生养自己的大山 。   

 潘根根从2015年开始担任干改村村干部 , 那年是他回到村子的第三年 。 此前的5年时间里 , 他先后经历了上学、工作、结婚 。 “工作后发现在城市里生活成本还是比较高 , 加上结婚、照顾家庭 , 就回了村子 , 跟朋友开了些小店生意 , 后来村委会改选 , 上级看到村里外出回家的年轻人多 , 就有意识引导这些人进入村两委 , 这些人外出开阔了眼界、学了本领 , 能够带领村子发展 。 ”

直到2016年4月 , 干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5户561人 , 占全村人口的近30% 。 除了基本粮食种植、家畜禽养殖 , 干改村是一个标准的“集体产业空心村” , 这不仅是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困境 , 也一直是丹寨县扶贫工作中的痛点 。

"必须找到出路 , 要干点什么 , 才能改变现状 。 ” 潘根根说 。

 2014年 , 村两委牵头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 。 包括潘根根在内的13位村民每人出资30000元入股 。 合作社第一年共筹集390000元 。

 潘根根介绍 , 在合作社成立之前 , 村民有时会利用水稻收割后的时间进行马铃薯种植 。 但种植计划并不固定 , 而且面积分散 。 起初的想法是利用合作社将马铃薯统一种植、销售 , 再配合着新种植一部分萝卜 。

但这个计划仅持续了一年就失败了 。 第二年 , 合作社开始主攻黑皮冬瓜 。 当时距离干改村不远的洋浪村已有一定的蔬菜种植经验 , 扬武镇政府希望集合镇内几个村子做蔬菜产业抱团发展 , 干改村也开始了黑皮冬瓜的种植尝试 。

由于在种植时管理和种植技术不到位 , 那一年种出的黑皮冬瓜大多畸形 , 前来收购的采购商只开出2毛一斤的价格 , 当时市场上最好的价格是5毛多一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