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码”:通向文明的路径不能逾越法的边界


“文明码”:通向文明的路径不能逾越法的边界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苏城码APP , 图片来自网络

继健康码后 , “文明码”也进入城市管理者视野 。 9月3日起 , 苏州“苏城码”App上线“苏城文明码”功能 。 该功能旨在构筑起文明积分信息识别体系 , 形成市民文明程度“个性画像” , 文明积分等级高的市民将会享受工作、生活、就业、学习、娱乐的优先和便利 。 媒体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 , 在苏人员可自愿申领“苏城文明码” , 而非强制使用 。 文明码主要体现“鼓励性”和“倡导性” , 官方尚在研判后续使用和发展方向 。

 

“苏城文明码”目前主要包含两个模块 , “文明交通指数”和“文明志愿指数” , 未来将上线更多“文明指数” 。 事实上 , 交通违章也好 , 志愿服务也罢 , 相关部门本身也当有一定记录 。 “文明码”的主要改变 , 是将这些信息收集到一起 , 通过赋分方式 , 可视化动态展示 , 引导、督促市民养成文明习惯 , 推动整个城市的文明提升 。

  

借助技术手段 , 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智能 , 这当然无可厚非;“文明码”对交通违章等不文明行为的约束作用 , 对城市志愿服务等文明行为的激励作用 , 其实也值得期待 。 而其之所以引发较大争议 , 主要在于舆论关心——苏州方面是否遵循了程序正义 , 其法律依据何在 , 又是否突破了依法行政的“红线” 。

 

关于公共权力 , 现代法治社会一个基本的准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 “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行政权力必须严格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事 , 不得超越权限 , 而越权则无效 。 在苏州推广“文明码”的过程中 , 却可能存在这样的隐忧 , 导致好心办坏事 。

 

首先一个问题是:怎么确定文明的标准和分值?如何通过赋分不同事项 , 公平、准确、全面地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性是复杂的 , 文明有不同的切面 , 也有不同的价值 , 想要通过一个“文明码” , 定义文明的标准和内涵 , 并且准确地进行量化赋分 , 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

 

其次 , 文明码所涉及的信息收集 , 是否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网络安全法》规定 ,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