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线下对线上:沃尔玛如何对抗亚马逊( 三 )


沃尔玛和亚马逊的“新零售”之争
【沃尔玛|线下对线上:沃尔玛如何对抗亚马逊】就在沃尔玛积极发展电商业务 , 努力追赶和亚马逊之间的差距时 , 亚马逊则开始推广其“新零售”战略 , 试图将其优势延伸到线下 。 2015年11月 , AmazonBooks开业 , 亚马逊进军线下的步伐开始启动 。 2017年5月 , 亚马逊推出了用户自主提货的零售门店AmazonFreshPickup , 用户可以通过线上下单 , 线下自提的方式 , 在门店完成生鲜购买 。 2018年1月 , 亚马逊又推出了全新的无人零售店AmazonGo 。 借助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 , 消费者在AmazonGo可以直接拿货走人 , 实现“刷脸支付” 。 如果说 , 书店、生鲜、无人店都只是小规模的战略试探的话 , 那么亚马逊对全食超市(WholeFoods)的收购和改造就是大规模的进攻了 。 作为专注于高端有机食品的超市 , 全食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品牌认知度 , 并在全美范围内拥有四百余家门店 。 2017年6月份 , 亚马逊宣布以137亿美元的价格对其进行了并购 , 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对全食的门店进行了改建 。 改建之后 , 遍布美国各地的全食就可以很好地扮演起亚马逊的线下体验店和前置供货仓角色 。 由此 , 亚马逊全面进军线下的态势就形成了 。
面对来势汹汹的亚马逊 , 沃尔玛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一方面 , 沃尔玛试图依靠本身在线下的既有优势来发展新的服务 , 以此抑制亚马逊的优势 。 相比于亚马逊 , 沃尔玛优势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其密布的线下网点 。 正如沃尔玛电商业务CEO所言 , 如果把这些线下网点视为仓库 , 它们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
以物流为例:我们知道 , 亚马逊的物流是十分卓越的 , 依托其在全球的109个运营中心 , 它可以十分高效地把消费者订购的商品送到他们的家门口 。 面对亚马逊的这一优势 , 沃尔玛推出了一个更为激进的物流服务方案——In-HomeDelivery 。 InHomeDelivery的特点在于 , 沃尔玛配送员会把消费者订购的货物直接从附近的网点配送到客户家里 , 放入冰箱摆好 。 为了缓解对陌生人进家的担忧 , 配送员的背心上配有专有的实时流媒体摄像头 , 可以将送货现场视频发送给客户供查看 。 目前 , 沃尔玛已在堪萨斯城、匹兹堡和维罗海滩市等城市推出了这项服务 , 消费者只需要每月支付19.95美元的价格 , 就可以享受到这个“负距离”送达的服务 。 尽管这种激进的配送方案本身仍然存在争议 , 但这一方案的本身已经足以说明了沃尔玛的配送实力 , 为其在与亚马逊的线下竞争中赢得了一分 。
另一方面 , 沃尔玛也积极学习亚马逊 , 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应用于经营 。
和传统的零售企业相比 , 亚马逊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 ,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数据驱动 。 在经营电商业务时 , 消费者的所有行为都会被平台所监测、记录 , 并转化为数据 , 这就为亚马逊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提供了可能 。 在进军线下时 , 亚马逊也将这个优良传统带了过来 。 借助于传感器、支付记录等媒介 , 亚马逊可以在自己的线下零售门店搜集大量的数据 ,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 , 亚马逊就能及时调整其经营策略 。 面对亚马逊的压力 , 沃尔玛学得很快 。 目前 , 沃尔玛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数据分析团队 , 负责对客户信息、客户行为以及来自外部媒体的数据进行搜集、分析 。 借助这些数据 , 沃尔玛就可以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和供需状况 , 不至于在和亚马逊的竞争中落于下风 。
除了积极应用数据外 , 亚马逊还注重把各项新技术及时应用到线下 。 面对亚马逊的这一策略 , 沃尔玛选择了积极的跟随 , 并根据自身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 以便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案 。 举例来说 , 亚马逊在线下门店积极推广了无人零售的方案 , 用数字技术砍掉了门店的营业员 , 从而大幅降低了门店的成本 。 对于这个方案 , 沃尔玛也很感兴趣 。 不过 , 作为具有长期运营线下门店的企业 , 沃尔玛对于线下消费者的需求有更为深刻的洞察 。 它认识到 , 对于线下的消费者来说 , 不少时候都会需要店员的帮助 。 针对这一现象 , 沃尔玛并没有试图建立像AmazonGo那样彻底让消费者自助的门店 , 而是在减少门店营业员的同时 , 部署机器人和无人机 。 这样 , 消费者在需要寻找某商品时 , 就可以向机器人求助 , 随后 , 机器人就会带着他们找到这些商品 。 而在消费者没有特别需求时 , 这些机器人还可以帮助整理货架、清扫地面 。 为了保证让这些机器人能够有效地替代店员 , 沃尔玛投入了大量的研发 。 目前 , 沃尔玛在机器人和无人技术方面的专利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亚马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