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实探顺风车行业:有车主被罚款 行业合法性引热议( 二 )


据一位顺风车平台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透露:“此前顺风车事故发生就是因为开车的人实为黑车司机 , 该人有时一天接单次数约达20次 , 相当于网约车的接单次数 。 ”
为了将黑车司机排除在顺风车行业之外 , 通过多次的整改和研讨 , “每天接单不超4次和必须顺路”等规则被一些大型顺风车平台所认可 。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顺风车并不是网约车 , 因为国家提倡的是在上下班有出行需求的基础上顺风搭乘客 , 其出行路线和次数是有限定的 , 而不是同网约车一样全天职业开车接送人 , 两者性质不同 。
“根据嘀嗒顺风车数据显示 , 每天接单比较活跃的车主平均一天的接单数是1.6单 , 平均每日收入是52元 。 假设顺风车车主满负荷接单 , 其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500元左右 , 最终算出来平均每公里价格是1.04元 。 根据现在的定价体系 , 顺风车车主不具备可盈利性 , 因此能够有效地防范以盈利为目的的黑车司机 。 ”李跃军如是说 。
李跃军认为 , 顺风车并非是非法营运 。 “真正的顺风车有两个本质特征 , 一个是真顺路 , 第二个是低定价 , 真顺路就是车主必须以自我出行为目的为前提 , 车主出行不会额外增加上路车辆 。 低定价就是车主不以营利为目的 , 而是以顺路合乘分摊出行成本为目的 。 ”
法律缺失
虽然顺风车行业自行制定了多项措施保证顺风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但是 , 在法律层面 , 顺风车的运营是否合法却是各地有着不同的定义 。 而对于顺风车是否需要法律定性的问题也引来业内的激烈讨论 。
中山大学的高秦伟教授表示 , 58号文里没有明确规定顺风车应该怎样去监管 , 它不像网约车那么清晰 , 只是说了城市人民政府应该鼓励并规范其发展 , 制定相应的规定等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很多地方制定了一些规范性文件 , 把顺风车和网约车、出租车进行了区分 , 但是也有很多的差异 , 例如顺风车的发行、运载的次数限制等 , 有一些地方性差异 。
“顺风车存在法律规范和监督不统一的问题 。 有一些地方制定了顺风车的规范性文件 , 有处罚的依据 , 但有少部分地区没有相关规定 , 就会以出租车或网约车经营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 ”高秦伟教授如是说 。
对此 , 李跃军分析称:“我们看到个别地方在打击非法营运 , 而且处罚金额比较高 , 这和我们在坚持真顺风车的基础上坚决抵制非法营运是一致的 , 但也有一些地方会把真顺风车以非法营运来处罚 , 这说明我们还需要跟当地的管理部门进行更多沟通 , 并尽快对什么是真顺风车 , 什么是非法营运形成共识 。 ”
国家发改委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平生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分析:“社会对顺风车的认识、理解、宣传有短版 , 顺风车与非法网约车不能混为一谈 , 而是需要人们有正确的区分 。 另外 , 在坚决打击一些非法营运和公共安全的基础上 , 要倡导绿色出行、顺风快捷出行作为各个研究部门和政府部门、社会部门的重要研究内容 。 ”
“顺风车这种新的业态 , 新的互联网技术 , 给法律提供了挑战 , 但法律绝不能阻碍这个行业 。 ”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我们要拥抱新技术 , 让法律给它留出空间 , 而不是用法律来整治 。 同时我们要研究现有的法律 , 研究现有的文化 , 从法律角度为新的业态保驾护航 。 ”
高秦伟教授认为 , 现在的监管有一种关联性 , 很多事情可以先由市场自己来解决 , 首先应该是由企业自己介入 , 最后进入政府监管 , 是这样一个过程 。
亟需规范发展
沈立军分析称 , 顺风车能够助力生态文明和交通强国的建设 。 从2014年9月份到2019年12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到 , 顺风车主和乘客共同行使260亿公里 , 减少碳排放700万吨 , 等于培植了66万公顷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