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英雄的手,记住来时的路,1345份抗战老兵手印背后的故事( 三 )


回家的深秋 , 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 。 到了村里 , 老家的房子早已不在 , 可一棵亭亭如盖的柿子树却映入眼帘 。 志愿者们赶紧找来长竿 , 打下几个柿子 。 老鱼半跪在轮椅边 , 喂庹老吃柿子 , 老人吃下第一口 , 就泪流满面 。
回家三个月后 , 庹长发离世 。
除了一纸手印 , 采访中 , 这样关于“暮年心愿”的故事还有许多 , 一些故事跑赢了时间 , 还有一些故事 , 成为永远的遗憾 。
“时间太残忍了 。 ”志愿者苏东说 , “我只想多做一点 , 再多做一点 。 ”
追寻:不能让英雄湮没在红尘深处
“湖南老兵之家”的成立 , 源于一场猝然的告别 。
2005年 , 这个公益组织的雏形——一群走村串巷的驴友 , 在湖南岳阳的深山里结识了曾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老兵潘振华 。
当时 , 老人已失明了15年 。 他会在腰间系一根长长的绳子 , 将另一头绑在家里 , 摸爬到山上捡柴 , 再拉着绳子回到家中 。 志愿者们发现了老人 , 给他送去米、肉、油等 。 老人有一个儿子 , 已搬到山下居住 , 可他不愿随儿子下山 , 家人只能不时上山探望 。
原来 , 在新墙河一线的一场战斗中 , 潘老所在的连队拼死抵抗 , 只有三个人活了下来 , 他就是其中之一 。 战友们都牺牲在了那座山上 , 老人决定要留在山里 , 为战友们守灵 。
2008年 , 驴友们再去看望潘老 , 却得知他已经去世 。 因为在一次出门时 , 腰间的绳索断了 , 他永远地倒在了山里 。
潘老的离开 , 让悲痛的驴友们决心把分散在各地的志愿力量整合成一个正式的公益组织 , 在老兵有生之年给予他们更多关怀 。 “湖南老兵之家” , 就是在那一年正式成立 。
到2010年 , 自发加入的志愿者已遍及三湘四水 , 志愿者网络延伸至湖南绝大多数区县 。
他们与民政部门等单位联系 , 通过数据比对 , 去寻找每一个乡镇、农村里 , 耄耋之年的老人 , 对1945年之前已满14岁的老人进行入户寻访 , 同时借助媒体发出寻找老兵的信号 。
志愿者的足迹走过地处偏远的农村 , 和人迹罕至的深山 , 敲开许多陌生人的家门 。 到2015年 , 他们在湖南找到在世抗战老兵1960人 。
在“湖南老兵之家”准备的各种物资、慰问金等礼物中 , 老兵们无一例外 , 最喜欢的是一件价格低廉、印着“抗战老兵”四个字的T恤 。
志愿者蓝冰说 , 相比于物资与慰问金 , 老兵们最在意的是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 , “有的老兵 , T恤都洗得发白了还是穿着 。 有的不敢洗 , 怕一洗字就没了 。 还有的老兵 , 天气很凉时还穿着短袖T恤 , 家人怎么劝都不肯加衣 , 因为不想‘抗战’两个字被遮住 。 ”
垂暮之年的老人 , 对烽火连天的那段回忆 , 有微小而执拗的坚持 , 那是他们最最珍视的光荣 。 苏东说 , 关爱老兵的志愿者们所做的 , 就是去守护这份光荣 , 并让更多人知道 。 “我们这个民族从不缺少英雄 , 不让英雄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 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 ”
牵住英雄的手,记住来时的路,1345份抗战老兵手印背后的故事
▲抗抗(右二男孩儿)照顾老兵 。
老鱼的儿子刚满17岁 , 小名叫“抗抗” 。 13岁那年 , 在父亲的帮助下 , 抗抗在母校长沙市一中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关爱抗战老兵少年组织——“湖南老兵之家”抗抗爱兵班 。 抗抗和一些“00后”的同学一起 , 全年照管五位“20后”“30后”老兵 , 如今还有两位健在 。
对老鱼来说 , 让年轻一代与英雄牵手 , 去倾听和铭记历史 , 无疑有更深远的意义——记得亲 , 记得痛;知来路 , 识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