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妮妮|潘妮妮:塑造“安倍1强体制”的“三支箭”及其界限( 二 )


安倍晋三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脱颖而出 , 一个直接原因就在于他高调宣称要解决历史长期遗留的“朝鲜人质”问题 , 立竿见影地给日本大众以“清新”、“有勇气”和“温情”的印象 。 顺带一提的是 , 有读者应该也注意到 , 前几天安倍宣布辞职的采访人员会上的演讲 , 专门提到了“朝鲜人质”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 , 对相关人士表示道歉云云 。 因为这件事是其政治形象的原点 。
互为表里的两支箭
在经历不算成功的第一个任期——一方面因为自身武功未臻大成 , 另一方面在于当时尚有若干更给人“新感觉”的政治家竞争——后 , 安倍晋三于2012年再次组阁 , 由此开启了战后最长首相任期 , 也有赖于余下两支“箭”的力量 。
这两支箭互为表里 , 一支是对大众塑造“革新斗士”形象 , 大力开发草根的政治潜力 。 另一支则是“惊人之语”之下的务实实质 , 一系列进攻性的“禁忌”政策 , 其结果都指向首相的一元性权力的加强 , 保证自身的政策意志能够更好地推行和持续 。 这两支箭也同样是对小泉的仿效 , 它们共同构成了今天日本人所说的“安倍1强体制” 。
我们先来看针对大众的这支箭 。 日本习惯上将政治视为一个局限的专门领域——或许老式日语中的“祭事”(祭り事)更能表现日本对“政治”的态度——丸山真男曾在《日本的思想》一书中探讨这种日本式的“政治冷漠” 。 他不无担心地表示 , 尽管战后在制度上“民主化” , 但日本人可能仍秉持传统上的“把政治视为政治家领地的……政治观” , 那么“一旦闯入政治世界的人 , 其……一切活动和思想方法都会变成‘政治’的……身居这个世界之外的人 , 就会变成与政治全然无缘的芸芸众生 。 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 , 缠绵于个人以及国民的历史中 , 或无法避免从极端‘政治主义’突变为一概不问政治、事不关己的态度 , 接着又来个彻底的政治主义 , 如此反复无常的循环 。 ”(1991年中译版 , 120页)
潘妮妮|潘妮妮:塑造“安倍1强体制”的“三支箭”及其界限
文章插图
丸山真男
日本政治经历战后数十年变迁 , 不管是“保守右翼”还是“进步左翼”政治家 , 支持者的构成和偏好都相对固定 , 形成一个微妙的平衡 。 小泉纯一郎时期吸引了大量以往不自主投票的女性 , 平衡已趋松动 , 而安倍执政期则明确地指向了对日常生活有不满但又没有明确政治诉求的“城市年轻人”的选票潜力 。
首先 , 他打破了以往的自民党政治家不公开与“极右翼”媒体互动的惯例 , 并且有意识地亲近当时方兴未艾的网络媒体平台 , 打造了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新舆论阵地 。
接下来 , 则是为不满的情感提供简单易懂的投射对象 , 对外对象我们已经熟知——中国、朝鲜、韩国 。 而对内则主要是指向左翼在野党和“左翼媒体” , 在支持安倍的媒体和推特大V的笔下 , 首相常常被描绘得像是一个对抗强大的“日本‘卖国左翼’+中国/韩国+国际左翼”组织的坚强斗士 , 非常有《进击的巨人》的味道 , 很能引发大众的共鸣 。
潘妮妮|潘妮妮:塑造“安倍1强体制”的“三支箭”及其界限
文章插图
然而 , 在这种面向大众之“箭”下 , 日本媒体也常发出这样的灵魂疑问:“安倍是右翼吗?”正如美国媒体也常常会问自己:“特朗普算是保守主义者吗?”换言之 , 我们很难用二战以来的“左—右”抑或“保守—进步”的概念速写其行动 。
这也反映出第二次安倍政权隐藏的第三支——或许是最根本的一支“箭” 。 依旧是通过激烈地触及各种“禁忌” , 实质是开拓出新的问题领域 , 在不断制造新的政治议题(系铃人)的同时 , 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变成这些议题自然而然的主导者和解答者(解铃人) , 从而逐步把日本传统以来高度重视各方“协调”的政治体制转变为依赖特定核心集团“决断”的体制 。 这就是“安倍1强”体制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