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游|秦晖:数字背后的故事(中)( 二 )


徐老游|秦晖:数字背后的故事(中)
文章图片
社员与知青插秧
浮夸与强制毁了广西65
1950年代推广“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就是如此——我下乡时还在潞城公社办公室后院看到扔在那里锈成废铁的苏式耕犁 。 我们当时都知道当地连小拖拉机都拉不动双铧犁 , 然而此前十年 , 上面却曾经相信只要学了苏联那一套 , 一头牛就可以拉动双铧犁!
一开始 , 来自上面的强制力度还没有那么大 。 像双轮双铧犁在我们县也就只推广了5套就不了了之 。 尤其在“大跃进”惨败后 , “瞎指挥风”曾一度有所收敛 。
然而wg时期 , 瞎指挥再度变本加厉 , 像广西65那样不成熟的机子就大规模强制推广了十来年 。 平心而论 , 这种机子虽有很大缺陷 , 毕竟不像“木制滚珠轴承”那样荒唐 。 一种不成熟的技术如果根据自愿使用者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以争取市场的认可 , 未必就不能成熟起来成为成功的产品 。
但是当时一方面浮夸其“先进” , 曾一度宣称用这种人力机一人可日插20亩(而至今中日等国的自走式汽油机动力插秧机都只敢说日插15-20亩 , 那时的浮夸与大跃进时的“亩产万斤”也有一拼了)实际上 , 当时我县广西65的实插效率平均每机还达不到2亩/日 。 而另一方面 , 10余年来这种机子一直靠“政治正确”来强制推销而不思改进 , 导致用户反感 , 反而断送了它可能有的前程 。
最近看到有年轻人在网上叹息wg时的创新被埋没 。 说“水稻插秧机械化”这种“世界性难题”是中国人在那段时间中攻克的 , 他尤其为“广西65”这种“世界先进水平”的创造被改革扼杀叫屈 , 说是由于农村改革恢复了“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形式 , 放弃了当时领先的技术 。 如今日本的洋马、久保田、东洋、景观(应为井关)等大型农机制造企业 , 在广西65型基础上改进创新 , 使得世界机械插秧机技术日臻完善 。 ”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有使用过广西65 。 假如他用这个“机器”一天累的半死不活只能插秧一亩多 , 插下的秧苗还蔫乎乎的减了产 , 恐怕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
其实 , 且不说日本的人力插秧机早在明治维新后近代化初潮中的1898年就申请过专利 , 战后的现代插秧机研发也比我们略早 。 在广西65定型时 , 日本的环流牌人力插秧机不仅已在该国国内广泛应用 , 而且已经大量出口台湾等地 。 到1970年代初 , 久保田等品牌的动力插秧机已经取代人力机 , 基本实现了日本水稻插秧的全机械化 , 而且也带动了台湾、韩国动力插秧机的普及 。
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 , 动力插秧机和人力插秧机一开始就是平行发展 , 走着不同的技术-工艺路线 。 正如中国的东风2s动力机和广西65人力机几乎同时定型一样 , 日本的环流人力机与井关等动力机也是同时研发 , 并不存在井关、久保田这类日本动力机抄袭环流人力机的问题 , 当然更不会有日本动力机在广西65人力机“基础上改进”的事 。 应该承认 , 中国wg时期无论动力机还是人力机(尤其后者)的推广都挟政治动员之势 , 远比日本轰轰烈烈 , 但最后的结局却远比日本糟糕 。 尤其是强制推广最力的人力插秧机 , 只要政治压力消除 , 农民就不愿用了 。
徐老游|秦晖:数字背后的故事(中)
文章图片
现在使用的久保田插秧机
退潮后 , 谁在裸泳?
对于这种现象 , 如今有些人说是因为改革后恢复小农经营 , “一大二公”时的机器就没法用 。 对某些大型农机而言 ,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 但也未必是主要原因 。 例如无论改革前后都一直使用大型农机的黑龙江农垦系统 , 改革前大量使用的国产东风4LZ-5型(四平产)和GT4.9型联合收割机(开封产)就远不如苏联、东德产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更受使用者欢迎和专家好评 。 尽管这两种国产机原本都是来自苏联、东德技术 , 而且由于中苏决裂后进口困难 , wg时仍在使用的原装进口东欧农机大都还是1950年代的老机器 , 但仍比当时的国产“改进”型好用 。 当然到了改革后 , 无论国产机还是东欧机都很快被美国和日本的机型(包括原装进口的与合资国内生产的)取代了 。 可见根本原因还是改革前的国产机器虽然号称政治上的“争气机” , 但其质量与效果实在不堪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