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游|秦晖:数字背后的故事(中)
原创28rcm秦川雁塔5天前
文章图片
六七十年代宣传画:机器插秧好
特殊年代的经济
——插秧机悲喜剧
一度红火的“人力插秧机”
拖拉机还算好 , 1985年后就开始回升 , 到1990年代已经明显超过了公社时期的最高水平 。 但插秧、收割、脱粒等机械的兴衰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
六七十年代广西全区曾以大力推广水稻插秧机闻名 。 设在北湖工业区的南宁水稻插秧机厂据说当时是全国最大的插秧机厂 , 那时“南插”是南宁无人不知的明星企业 。 其产品就是广西开发的“广西65型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 。 这款机器原来叫广西59-3型 , 最早是大跃进时代的科技“卫星”在三年饥荒“大跃退”后的仅存硕果 。 相比“木制滚珠轴承”、“绳索牵引化”、“牛拉列车”、“人力收割机”乃至种种亩产万斤、十余万斤的“丰产经验”等等而言 , 这种人力插秧机被认为比较靠谱 。 经过多方改进 , 它于1965年经“国家鉴定”定型为“中国插秧第一机”后 , 曾得到强力推广 。
【徐老游|秦晖:数字背后的故事(中)】1967-1976年 , 经指令社队购置 , “广西65”在田林的拥有量从38台增至560台 , 在政治动员下 , “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使用插秧机的热潮” 。 但这场持续十多年的“机械化秀”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 。 后来的县志写道:“这种插秧机的质量还未过关 , 不易操作 , 秧苗勾伤严重 , 转青期延长 , 漏插、浮秧多 , 均匀度较差 。 1979年以后停止使用 , 插秧还是手工操作 。 ”而“南插”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进入改革时期后也很快销声匿迹 , 不知所踪了 。
文章图片
“南插”车间
我经历的“插秧机械化”兴衰
其实据笔者使用“广西65”的体会 , 这种“机械化插秧”的弊病除了县志所说的伤秧、减产外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强度实际比手工插秧大得多 。 该“人力”插秧机使用时加上满装的秧箱重达几十斤 , 又无水田行走轮的设置 , 全凭人力在泥水中拉行 , 每次猛推秧夹夹取秧苗再抽回、插下 , 三个连贯动作可插下一排五颗秧 , 再人力拉机具移动一个行距并重复以上操作 。
我们县的宣传没有像生产厂家和高层媒体那样声称可以“日插20亩” , 只说是“工效比人力高一倍以上 。 ”其实 , 传统手工插秧之劳主要在弯腰 , 插秧动作本身并不费力 。 但拉动插秧机和推拉夹秧竿的动作却要费力许多 。 三个动作插五颗秧再拉动一下整台机器 , 实际比手工一颗颗插快不了多少 。 说是工效比人力高一倍 , 其实未必 。 如果加上漏插太多需要补插 , 还不时有机械故障要排除 , 其整体插秧速度往往比纯人工插秧还要慢 。
我那时人工插一天秧 , 确实有点腰酸 , 但别的疲劳感并不强 。 而使用一天“人力插秧机” , 那双臂才真是酸疼无比 , 全身疲劳感也大得多 。 那时接受“不怕苦不怕死”教育 , 是不会发牢骚的 。 但“机械化”后反倒更加劳累 , 工效也没见长 , 还是出乎我的意料 。 特别是一周以后看到手工插下的秧苗早已返青 , “机插”的秧苗却还是蔫不拉几 , 就更想不通 。 如此“机械化” , 比人工还累、还慢、还伤秧 , 真是何苦来呢 。
但在1975-1976年前后 , 上面派来的“三分之一工作队”推行插秧、脱粒机械化 , 不仅指令购买 , 而且督促使用 。 那时的公社经济就是这样:农民不仅种不种、种什么、种多少、种出来交给谁 , 都不能自主 , 连何时种、何时收、用何种工具 , 下哪些种子 , 都全凭上面布置 。 这样的体制下推广“新技术”倒真是雷厉风行 , 但却没有验证“新技术”是否可行的能力 。 一种机器上面说管用 , 下面就捏着鼻子用 , 上面不说话了 , 那东西往往就扔在一边 , 购置费用等等也就浪费掉了 。
- 【】服贸会重要信息发布!北京市发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策
- 东方网|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 【我们的战“疫”】这组数字 是我们的战“疫”答卷
- 数字财经智库|而他的对手却成千亿富豪,许家印最失败的一次投资:3年巨亏40亿
- 像梦一样奔驰|51WDP开发者平台五大工具全面开放,让数字孪生触手可及
- 全国|这组数字 是我们的战“疫”答卷
- 新华网|专访:数字贸易为卢中经贸合作打开新局面——访卢旺达驻华大使基莫尼奥
- |30国要求收数字税,美国巨头集体“反击”!欧盟:理应多缴税
- 第一财经|中国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消费者的购买将加速呈现“进场化”和“数字化”
- 信用飞邱冠宇:数字化成航旅新增长点,科技赋能效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