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炀|请做好5年内随时失业的准备( 三 )


第二种阻力 , 是飞速扩大的市场 。
基于一个地区市场 , 很容易把企业做大 。 但如果把市场扩大到全国 , 全球 , 过大的规模 , 就会造成反效果:企业规模越大 , 每走一步的难度也就越高 。
原因很简单:一个大企业 , 进行任何一个动作 , 都必须经过层层的管理和流程 , 协调内部的角力、矛盾冲突、利益分配 , 等等 。 这就很容易使企业在市场面前止步不前 。
坚持直营模式的顺丰 , 前几年在二三线城乡的扩张 , 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
当时 , 顺丰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呢?是变相加盟 。 顺丰鼓励业务员回乡创业 , 承包乡镇物流点 , 并与顺丰建立同盟关系 。
第三种阻力 , 是快速变化的业界 。
这是一个追求「精益创业」的时代 。 为什么要精益?因为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 , 太高了 。
没有人知道 , 一个成熟的模式 , 能维持多久 。 五年 , 三年 , 还是一年?也没有人知道 , 该在什么时候做出转型 , 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
所以 , 最好的做法 , 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变得轻盈 , 保持能够随时随地、随机而动的能力 。
那么 , 「平台化」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不再是生产者 , 而成为一个连接点 。 借由企业 , 各种需求关系人连接到一起 , 实现价值的交换 , 并从中获取报酬 。
企业的核心资产 , 不再是设备和人员 , 而是信息和知识 。
Uber并没有自己的出租车 , Airbnb没有一间房 , 网易严选把工厂和顾客连接到一起 , 美团和饿了么也没有买下任何一家餐厅 。
这些企业所拥有的 , 是架构 , 流程 , 管理体系 , 以及有效连接的信息 。
简而言之 , 就是「将不同的人对接到一起的能力」 。
【汪炀|请做好5年内随时失业的准备】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 。
苹果是全球化生产的典范:来自美国的核心设计 , 来自英国的ARM处理器 , 来自日本的闪存 , 来自韩国的CPU和显示屏 , 来自中国的流水线 , 被有机整合在一起 , 再邮寄到阿拉斯加 , 分发到全球接近500家零售店 , 与嗷嗷待哺的消费者见面 。
但这里面 , 使苹果成为全球第一生态系统的 , 是什么呢?
并不仅仅是这些硬件 , 而是APP Store里面超过300万个APP , 以及它们背后的开发团队 。
这些开发团队 , 借由APP Store这个平台 , 与上亿消费者实现了连接 。
你能想象由苹果自己研发APP吗?这是不可能的 。
再举一个例子 , 链家 。
链家和顺丰很像 。 全面实现数字化 , 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统 , 极其高效的底层执行力 , 上下统一的文化和品牌 。 都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 实现了颠覆 。
链家这几年的战略是什么呢?平台化 。
不做中介公司 , 而是做平台 , 将客户和经纪人连接起来 。 通过信用制度和激励体系 , 将雇佣关系改变为服务关系 , 实现独立经纪人 。
对许多企业来说 , 这是一条非常可行的路:
不是自己去创造产品 , 而是做一个平台 , 一个生态系统 , 将合适的人连接起来 , 让他们自己产生价值交换 。
04
未来个人不再依附于集体
你的作品和个人品牌才是最大的资产
让我们回到个人的维度 。
在这个时代 , 如果一家国外的企业需要找设计师 , 他们会怎么做呢?
他们不会发布招聘 , 而是会去Dribble或Behance上面 , 网罗合适的人选 , 把任务外包给他 。
同样 , 如果企业想招聘一位开发工程师 , 要如何验证他的简历和能力?
很多公司是这样做的:上一下Github , 搜索他的账号 , 看他做过的项目 。
这个时代 , 个人不需要再依附于某个集体 。 你做过的项目、作品、经验 , 完全可以打包带走 , 成为你自己的品牌资产 。
在十年前 , 一名自由职业者 , 如果想接触到企业 , 必须通过专业的第三方代理公司 。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 。
但这个时代 , 互联网可以快速连接到世界上任意一个人 , 信息不对称的鸿沟被大大抹平了 。
基于兴趣、技能和专业领域的社区 , 为个人品牌的建立和传播 , 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
你在任何一个领域有专长 , 就可以借由各种平台和社区 , 去向普罗大众提供价值 , 换取知名度和影响力 。
我一直强调 , 在这个时代 , 学历、出身、就职经历 , 都无法真正证明一个人的能力 。 能证明能力的是什么呢?是你的产出 。
假设你在一家公司长久工作 , 你所有的成就、经验和知名度 , 都仅限于这家公司 。 如果不巧 , 你一直专注在某个产品、某个模块 , 没有牵头带过任何一个大项目 , 你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