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乾隆这样的身份和性格会带给他什么样的审美结果呢

乾隆晚年画像从乾隆性格上来看 , 其属于典型的完美主义 , 在为政选人用人 , 和个人艺术创作的审美上均追求完美无缺 。 那么作为皇帝的他 , 由于完美主义 , 这样的身份和性格会带给他什么样的审美结果呢?那就是利用他的政治资源 , 大搞收藏 , 大肆编纂诗歌集子 , 将历代所有珍贵宝物纳为己有 , 任意涂鸦修改 。
【历史故事】?乾隆这样的身份和性格会带给他什么样的审美结果呢
文章图片
乾隆收藏的珍贵瓷器
“大”收藏家与早期的励精图治相比 , 从乾隆四十一年开始 , 六十六岁的乾隆更加注重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 , 尤其是对古玩珍品的追求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 。 从写诗到绘画 , 甚至早年还学过西洋翼琴 , 到迷恋昆曲 , 无一不说明乾隆的文艺范非常全面 , 但是与这些爱好相比 , 他最喜欢的还是收藏各种古玩 。 由于这些私人享受与政治相冲突 , 乾隆早期对此只能保持距离 。 刚登大位时 , 乾隆特意下诏书说 , 自己身在丧中 , 无心享乐 , 各地大臣在三年之内停止进献任何贡品 。 此后三年乾隆依旧要求各地不允许进贡说 , 各地官员给我送珍品 , 无非是想跟我联络感情 , “殊不知君臣之间 , 惟在诚意相孚 , 不以虚文相尚 。 ”同时他进一步阐述说:“你们做督抚的 , 如果真能为国计民生操劳 , 公而忘私 , 我肯定要对你们进行奖赏 , 如果不知道工作天天就琢磨进贡取悦我 , 那么这样的人早被我所抛弃了 。 ”《乾隆起居注》
【历史故事】?乾隆这样的身份和性格会带给他什么样的审美结果呢
文章图片
乾隆时期进贡图
乾隆执政中期后 , 这一规定 , 逐渐被打破 , 甚至掀起了一场国家级赛宝大会 , 全国的一流珍宝如潮水般涌进了乾隆的收藏室 。 六十六岁这年 , 乾隆特意去山东进行一次“寻宝” , 从收到的斤数和种类来看都达到了最大突破 。 什么“乌云豹一千张 , 银鼠一千张”重量可想而知 。 小玩意更是花样繁多 , “洋瓷小刀三十六把、海龙帽沿五十付 , 象牙火镰包三十六个”几天后又收到各种鼻烟壶几百个 , 套蓝福寿带钩二十个等等 , 粗鲁统计大大小小物件近万斤 。 一时之间 , 收礼的乾隆忙的不亦乐乎也大为疲惫 。 在此后 , 他开始重用“进贡能臣” , 同时引领了腐败大潮开始席卷全国 。 与雍正相比 , 乾隆的造办处规模更大、人员更多 , 设计的种类样样俱全 。 他成立了“养心殿造办处” , 由于“作”的数量过多 , 乾隆亲自进行分类:将匣作、裱作、画作、广木作为一类 , 将木作、油作、雕变作、旋作、刻字并为一类等等 。 总之乾隆对造办处投入了巨大物力财力和自我精力 。 不仅如此 , 造办处生产的漆器还是不能满足宫廷需求 , 由于乾隆对漆器要求极高 , 认为这件工作只有“苏工甲天下”的苏州织造才能做好 , 特意将身旁官员调往苏州造办处担任主管 。 令乾隆满意的不止苏州的脱胎漆器 , 苏州所制的雕漆器更让乾隆能够夸赞“好”非常不易 。 为此乾隆特意下发旨意:“南边现在做雕漆活计 , 俱要酌量地方刻款 。 ”只有乾隆认为“好”才能镌刻年款 。 漆器的制作在当时可归纳为“命活”和“节活” 。
【历史故事】?乾隆这样的身份和性格会带给他什么样的审美结果呢
文章图片
“命活”就是做何物 , 做什么样式 , 装饰什么花纹 , 这些都要按照乾隆旨意完成 。 乾隆对漆器要求严格而又规范 , 凡是他旨意要做的物件都需要承作者先“画样”、“做样”或者“贴样” , 得到乾隆“准样照做”之后才开始动手 。 乾隆得到满意的漆器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财政支出 , 甚至感叹说:“南匠所食钱粮比官员俸禄还多”《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既然花这么多钱 , 乾隆认为就要拿出更好的物件 , 由于他十分内行和挑剔 , 对所呈送的东西往往提出批评 。 如“大蒙古包内地平宝座屏峰”时 , 乾隆传旨意说:“大蒙古包内地平宝座屏峰俱各糙 , 着传与海望往细微里另做漆的……地平屏锋宝座再有磕碰之时不依 , 钦此 。 ”类似种种批评警告甚至罚款屡见不鲜 。 乾隆对饮食用具要求更是严格 , 他认为 , 只有极端精致考究的餐具才配得上皇家气派 , 尤其皇帝的饭桌需要上百道菜 , 虽然大部分不吃 , 却放在那里形成一道独特的皇家气派 。 乾隆的饮食餐具多以金、银、玉、瓷、玛瑙等 , 与其说是生活品不如说是奢华的工艺品 , 乾隆数次对制碗提出要求:“交红漆彩金穿花凤碗十六件 , 传旨:着镶口漆里 。 ”乾隆早期将完美主义发挥到极致 , 对于需要落款签名的物件往往指名点姓要某位翰林题写 , 从细节上着眼是乾隆对造办提出的整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