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电动网|文远知行张力:实现单车盈利的前提是实现无人驾驶

2020年8月22日 , 第三届全球智能汽车峰会在广州正式开幕 , 今年的主题是提速汽车智能化打造产业新引擎 , 主要是讨论智能汽车近两年取得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 讨论智能汽车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 讨论智能汽车商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 。
下午 , 文远知行COO张力接受了包括第一电动在内的多家媒体的专访 , 以下为实录:
第一电动网|文远知行张力:实现单车盈利的前提是实现无人驾驶
文章图片
媒体:张总 , 我想问一下关于落地的情况 , 5月份我们测试加运营车辆达到100辆 , 8月有增加吗?增加的是运营车辆还是测试车辆?
张力:从我们今年4月份对外宣布了文远知行的车队100辆车之后 , 100辆车里面运营车辆是40辆 , 主要提供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日常的Robotaxi载客运营 , 另外60辆是我们聚焦在测试、数据采集方面所用 。
媒体:
咱们从去年11月末就开始了Robotaxi运营 , 到目前接近三个季度 , 这三个季度里面文远知行有没有积累一些运营Robotaxi的经验 , 公司的重心在运营和技术研发上是怎么分配的 , 现阶段对比开始运营之前有什么不同?
张力:我们经过了真正的Robotaxi的运营 , 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些以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 尤其中间赶上疫情很大的变化 , 这对出行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大 。 在这三个季度里面 , 首先我们的车辆采集了大量的数据 , 包括乘客打车的数据 , 让我们了解到Robotaxi运营当中如果没有司机 , 里面有什么样的新问题、难度 , 比如乘客上车了 , 司机知道客人是否关门 , 有没有系安全带 , 然后再去开车 , 将来没有司机了 , 怎么确认客户已经系好安全带 , 是否已经关好门 , 自动驾驶的上下车点如何设计 , 怎样让乘客上下车兼顾乘坐效率和道路安全 , 比如一些车辆停的下车点 , 可能地上有一滩水 , 人一下车就踩到水里了 , 车辆怎么往前多走5米 , 停到没有水的地方 , 以前不是问题的以后变成了问题 , 还有很多挺有意思的细节 , 这些我们在不断地摸索中碰到了 。
在文远知行的运营中也摸索了一套测试跟运营的混合模式 , 因为我们发现当我们把文远知行Robotaxi的运营作为一种真正的出行服务提供的时候 , 它也有自己的波峰和波谷 , 波峰的时候我们提供的车辆不够 , 在波谷的时候我们有的车是闲置的 , 于是我们调整了运营模式 , 在波峰的时候 , 我们会把尽可能地把车辆派出去 , 完成订单 , 波谷的时候 , 我们会安排一部分车辆接我们测试的订单 , 这样的话就很好地把我们的运营和测试能够结合到一起 , 同时因为在现在来讲 , 不管是测试也好、运营也好 , 我们强调的是安全性 , 所以我们对安全员不考核他接管的次数 , 所以是否安全安全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判断 , 以安全为准 , 我们把接管数据都收集回来 , 有些接管一定是有效的 , 有些接管是无效的 , 所以我们开发了工具 , 首先把所有的接管数据全部送到这个工具里面来判断 , 这个工具如果判断出来这个接管是无效的 , 这个数据对我们来说是没有用的 , 如果这个判断发现接管不发生 , 车辆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 这种对我们的算法提升来讲是非常有价值的 。 结果一经过滤 , 能够让我们真正分析出来哪些数据是有用的 , 哪些数据是无用的 , 提高我们自己的效率 , 也节省了大量的数据处理算力 ,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 。
同时还有一点很重要 , 经过这几个月的运营和测试 , 在广州路测的复杂度平均下来是硅谷的30倍 , 包括同一英里或者同一公里路程里面所碰到的车辆、行人、红绿灯、各种各样的加塞状况 , 以及逆行等等场景 , 车辆碰到的场景几率大于硅谷30倍 , 意味着我们在国内测试的效率比在美国要高很多 。
媒体:文远知行前段时间和高德地图合作 , 到目前为止双方合作的情况如何 , 从订单量来看 , 来自高德地图的订单和来自我们WeRideGo的订单有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