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科技|& CTO 张博:滴滴自动驾驶的 DNA|2020 全球智博会,滴滴联合创始人( 二 )


滴滴过去八年沿着纵横两个轴延展 。 横轴是地域 , 从北京出发 , 进入到了全国400多个城市 。 我们还在三年以前启动了国际化 。 纵轴是连接各种各样的交通品类 , 从一开始连接出租车到后来的专车、豪华车、快车、公交车到现在的两轮车以及前段时间发布的青菜拼车 , 希望能够把运输乘客的单位从车降维到座位 , 每个车有三个座位 , 如果把每一个座位都塞满 , 马路上车的数量很快会降到现在的一半甚至1/3 。
滴滴的科技战略是AIforTransportation 。 在我看来 ,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信息流动问题 , 滴滴希望解决的是物理世界的人和物体的流动问题 , 每天地球上有大量人的流动和物体的流动 , 浪费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了大量人类的时间 , 造成了尾气排放等等问题 。 而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 , 通过科技、通过AI让交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智能 。
在我看来交通分三层结构 , 最下面一层是交通的基础设施 , 开始用滴滴拥有的交通大数据优化 , 比如说交通红绿灯 , 通过滴滴出行场景数据实时分析每一个路口各个流向的车辆队列长度 , 动态的调整红灯、绿灯的时间 , 滴滴信控系统对全国超过2500个路口的信号控制进行了优化 , 拥堵延误时长平均降低10%-20% 。
中间一层是交通工具本身的变革 , 未来十年智能化、电动化会越来越普及 。
上面一层是共享出行的网络 。 我们相信未来的车会越来越多的共享而不是被私人拥有 , 因为你拥有一辆车每天最多开一个小时 , 剩下的23个小时车是在停车场 , 没有创造任何的社会价值和用户价值 。 现在滴滴网络里面的一辆车接入到滴滴网络里面每天运营的效率是50% , 一个私家车每天运营效率不超过5% , 我们已经把车辆的使用效率提升了十倍 , 相信未来有更大的效率提升的空间 。
滴滴做自动驾驶的初心是安全 。 每年全球因为交通事故死亡135万人 , 是一个重大的伤亡 。 本质上 , 人类并不是很擅长开车这样的工作 。 第一个 , 人类的感知能力是有限制的 。 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感器已经可以360度感知到300米范围内的各种物体 , 但人类感知是有限度的 , 光线比较弱的时候可能只能看到前方几十米的物体 , 也可能感知不到后面有一辆车朝你撞过来 。 第二个 , 人类的状态会有波动 , 会醉酒、疲劳、分心 。 现在机器的能力已经在一些方向上超过了人类——机器的感知能力 。 对于来自360度、距离300米的任何物体 , 机器的状态不会有波动 , 一旦在一些领域、场景上超过人类 , 就是稳定地超过了人类 。 我非常相信 , 在未来的十年无人驾驶会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 先从一些简单的场景进入 , 逐步进入到复杂的场景 。
滴滴在6月27日跟中央电视台合作 , 在上海嘉定启动了我们自动驾驶试运营项目 。
在上海嘉定 , 市民可以通过滴滴APP已经可以叫到自动驾驶服务了 , 上面有安全驾驶员 。 截止目前已经接到了超过3万市民的预约 , 已经有很多市民已经体验过滴滴的自动驾驶车 , 未来我们还会扩展到更多的区域 。
下面我讲一下滴滴做自动驾驶的一些战略优势 , 我们总结为DNA三个因素:
①D代表Data , 即滴滴每天网约车的海量数据 , 这个数据是当前交通领域最大规模的海量交通数据 , 每天我们收集106T的轨迹数据 , 处理4875TB的数据 , 每天的路径规划次数超过400亿次 , 以及我们通过这个数据对于未来15分钟全程需求的预测准确率是85% , 可以告诉你在这个区域15分钟以后会有多少乘客出行 。
基于滴滴大数据 , 对于自动驾驶产生三个地图:经营地图 , 知道每一个路线上面需求的数量;安全地图 , 知道每一条路线每一个时间段人类司机可能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技术地图 , 我们知道每一条路线上面对于自动驾驶的难度是多大 。 通过这三张地图的整合 , 我们可以知道去什么地方做测试以及在什么地方提供自动驾驶服务更合适 , ROI将会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