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搭与娱乐|生出来还「不能给妈妈看」,古代怎么生小孩?蹲着生、站着生


穿搭与娱乐|生出来还「不能给妈妈看」,古代怎么生小孩?蹲着生、站着生
文章图片
蹲着生、站着生 , 古代女人不躺床上生孩子
「夫人 , 用力、用力 , 看到孩子的头了!」产妇躺卧床铺 , 产婆不停掀开厚被检查 。 这样的临盆场景 , 我们常在中国古装剧见到 。 但如果比对医书文献 , 画面也许有点bug——古代妇女最寻常的分娩方式并非平躺床铺 , 而是半蹲在地面、上身直立着生孩子 。
「古时妇人产 , 下地坐草 , 法如就死也 。 」从南北朝医家的这段话就能看出 , 女人分娩不仅性命攸关 , 而且是离开床榻、下地蹲坐着生产 。 地上会铺草堆或兽皮 , 一方面避免婴儿落地受伤 , 另方面也防止血水弄脏屋舍 , 触忌犯神 。
然而 , 生产是穷尽气力的生死马拉松 , 蹲踞垂直的姿势好施力 , 却很难支撑十数个小时 。 正因如此 , 产房内便需要数名「抱腰人」(又名「看产人」)帮忙 。 这些女性助产者一人站在产妇背后 , 环抱撑住她的腋下 , 让产妇能安心倚靠;另一人则在产妇身前 , 准备迎接新生儿 。 古书里罕见临盆一词 , 「分娩」也是宋代以后才较常用 , 1500年前的人若说「抱腰」 , 就代表要准备替妇人接生了 。
只是 , 生产如此辛苦 , 为什么古人不在松软舒适的床上呢?
专家推测 , 方便产妇用力、胎儿顺行 , 应该是主要原因 。 此外 , 从唐代以前的文献看来 , 床高可达数尺(一尺约23公分) , 南朝便曾有孕妇想流掉孩子 , 「自床投地」无数次 。 设身处地试想 , 对大腹便便的孕妇和协力抱腰的产婆们来说 , 躺在高床上生产 , 恐怕不是最佳选择 。 当然 , 物质条件也可能需纳入考量 。 古时生活不如现代优渥、方便 , 上网采购24小时送到家 , 床榻等家具远比今日珍贵 , 若被大量血水浸透就报废了 。
逐月养胎 , 古代也有「孕妈咪食谱」
生育 , 不仅是女人九死一生的大事件 , 对男性社会来说 , 也是传宗接代的关键时刻 。 从汉朝起 , 医学对女性身体的照护明显聚焦在「生育」 , 怀胎、分娩、产后 , 都有调养建议与禁忌规范 。
「大约在5-7世纪之间 , 这些持续积累的知识开始被归纳整合 。 在性别化身体观的基础上 , 渐渐趋向一致标准 , 奠定了中国妇产医学在宋代独立成科 。 」
例如 , 汉代医圣张仲景建议孕妇常服「当归散」 。 南朝医生主张怀孕7个月服用以丹参、人参、当归等调制的「丹参膏」 , 帮助顺产;但北齐徐之才却说「丹参膏」太过滑利 , 应该到10月再吃 。 唐代孙思邈采用了徐之才的说法 。 到宋代 , 怀孕7月服用滑胎药的说法 , 就不再流传了 。
另外 , 徐之才还提供精细的「逐月养胎方」 , 按怀胎月份建议产妇适合的谷物、肉类 , 再搭配药方滋补 。 放到现代 , 大约就像孕妈咪「每月推荐食谱」 , 为胎儿每个阶段的发展补充适当养分 。
养胎有大吉 , 自然也有大忌 。 中国经脉观于汉朝后确立 , 医书也会提到怀胎逐月须避免的扎针穴位 , 以免不慎流产 。
不吃酱油、不听恶言 , 胎教传统渊远流长
多吃什么小孩皮肤好 , 少碰什么胎怀得稳 , 历来有各式各样的经验传承 , 让许多现代准妈妈压力沉重──妈咪不孤单 , 这种烦恼古代产妇也有 。
古代医方记载的不只草药、针灸 , 还有今日看来的迷信偏方 。 因为在前科学文明的时代 , 「方」即为除疾保命之道 , 草药是一种方、避鬼神也是一种方 , 都是为了护佑产家和产妇平安顺遂 , 故而记载在医方中 。
以下这些 , 医方也有 。
孕期不宜吃酱油 , 孩子皮肤会黯黑 。 不要吃姜 , 以免生出似姜形、有六根指头的小孩 。 想生儿子 , 就多看雄鸡虎豹、耍刀弄剑;要生女儿 , 不妨戴耳饰、串珠子 , 玉佩响叮铛 。 若期望孩子乖巧善良懂礼貌 , 注意了 , 肉块割不正不吃 , 坐席不正也不坐 , 非礼无视、勿听、勿言──因为孕妇耳濡目染 , 经由「外象内成」 , 孩子也会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