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读懂广州·解密|潮音街:珠江起潮,声震城内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历史故事】读懂广州·解密|潮音街:珠江起潮,声震城内
文章图片
作为一德路西段的内街 , 潮音街一点都不起眼 。
从长堤爱群大酒店旁的路口往里一拐 , 信步走上几分钟 , 就是潮音街 。 逼仄的街道与两边的小食档、五金店 , 实在是平常到了极致 , 唯一让人惊艳的就是它的名字 , “潮音”这两个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珠江起沓潮 , 水面似沸腾
若时光倒流两三百年 , 这里是全城最有名的看潮听潮之处 。 现在 , 你为了看江潮 , 没准要打个“飞的” , 去杭州钱塘江边;但若穿越回清代 , 咱们只要带个小马扎 , 在潮音街口一坐 , 那壮观的景象比钱塘江潮差不了多少 。 不出远门 , 就可看潮 , 可以省不少车马费呢 。
两三百年前的珠江比现在宽阔很多 , 可为何这里的潮水最为壮观呢?据《越秀史稿》的记载 , 今日的潮音街口 , 当年紧临江边 , 附近江面有一处巨大的礁石 , 名叫七星礁 。 珠江起潮时 , 潮水不停扑打礁石 , 发出巨大的声响 , 传出几里 , 城里城外都能听到 。 大汛期来临的时候 , 珠江上还会出现“沓潮”的现象 , 用清初大儒屈大均的话来说 , “朝潮未落 , 暮潮乘之 , 驾以终风 , 前后相蹙” , 通俗一点说 , 潮头叠潮头 , 一浪接一浪 , 江水就像沸腾了一样 , 无止无歇 。 珠江上出现“沓潮”的时候 , 城里的“小资”纷纷涌到江畔观潮吟诗 , 渔民们却忙着驾船下水 , 捕鱼去也 。 根据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 , “沓潮”时 , 入网的大鱼会比平常多出许多 , 不知道是不是“沸腾”的江水把鱼弄晕了的缘故 , 使它们一个劲撞到网里来 。
【历史故事】读懂广州·解密|潮音街:珠江起潮,声震城内
文章图片
19世纪50年代 , 珠江上的楼船 。 这是一幅水墨画 , 由清代定官画室绘 。
直到明代后期 , 今日的潮音街一带尚未形成街巷 , 仍是一派滩涂郊野风光 。 只是在江岸不远处 , 有人建起了一座尼庵 , 名叫“潮音庵” , 名字的由头 , 当然来自这里昼夜不歇的潮声 。 潮音庵在江畔矗立了数百年 , 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倾颓消失 。 到了清代 , 随着江畔商业区的繁荣 , 潮音庵畔逐渐形成街巷 , 自然而然就命名为潮音街了 。
▍街口听潮楼 , 俯瞰七星礁
当时的潮音街附近 , 不仅有潮音庵 , 还有一座高30多米的听潮楼 。 这样的高楼 , 屹立于当时普遍只有一两层的民居中 , 绝对是鹤立鸡群 。
巍巍听潮楼 , 屹立珠江边
据《越秀史稿》的记载 , 这座听潮楼是清代道光年间一位卢姓官员修建的 。 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 文献中的记载很少 , 不过 , 他肯定是个超级“有米”的人 , 因为这座听潮楼修得富丽堂皇 , 且占据了正对七星礁的黄金地段 。 珠江起“沓潮”的时候 , 搬个小马扎坐在江边观潮是一种感觉 , 在听潮楼上凭栏而坐 , 俯瞰汹涌波涛和出没风波里的渔船 , 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
可惜 , 人间富贵总难长久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英军攻打离此不远的油栏门 , 听潮楼也连带遭殃 , 毁于战火 , 从此在文献中消失了 。
现在我们在灯火璀璨的珠江畔漫步 , 很难想象“海水沸溢”的景象 , 但几百年前慕名而来的大咖不绝如缕 , 足见其动人心魄 。 其中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 , 他就是清代客家才子第一人宋湘 。 普通人听到宋湘这个名字 , 大多一脸懵;但就算在今天的文化圈里 , 宋湘仍有一大堆粉丝 。 他的书法与诗歌成就 , 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 我们带个小马扎去听潮 , 哪怕场面再壮观 , 顶多只是喊一声 , “哇噻 , 太美了!”在渔船里听潮的宋湘的境界则完全不同 , 且看他在珠江潮起的月夜写下的一首诗:江空无月雾凄凄 , 一树人家柳尚齐 。 独引渔灯翻楚些 , 潮声已过大通西 。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舟泊潮音街口》 , 诗里的“楚些”是楚辞的意思 , 而“大通”则是当时的大通滘 , 其实 , “滘”这个字 , 本来就是“河道分支”的意思 , 广州带“滘“的地名不少 , 可见当年水道之多 。
潮声渐远去 , 地名留记忆
宋湘的这首诗 , 是有关“潮音街”地名最早的文献记录 , 我们反复多读几遍 , 就可以脑补出它当年的模样了 。
宋湘是有名的岭南才子 , 由于封建社会必须“异地为官”的严规 , 后半生或在京城翰林院为官 , 或辗转全国各地 , 在广州呆的时间并不长 。 他不仅写得一手骨骼清奇的好字 , 做得无数才思横溢的好文章 , 更是当时难得的清官 。 在云南曲靖做知州时 , 他不但自掏腰包购买数百辆纺车与大量棉花赠予当地贫苦百姓 , 还让自己的妻子当老师 , 教大家织布;主政大理时 , 当地暴发瘟疫 , 他又为乡亲买药送医……宋湘生于贫寒之家 , 年过四十才中了举人 , 半生坎坷 , 对百姓却如此慷慨 , 故而去世时家徒四壁 , 家人连丧葬银子都掏不起 , 他的灵柩一直寄放在寺庙中 , 直到近百年之后 , 清朝都已经灭亡了 , 才在家乡父老的资助下得以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