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主战略失败 东风汽车押注岚图( 二 )


基于发布会的场地、人员规模等条件 , 汉秀剧场场地一位会展公司负责人认为岚图7月29日的发布会的成本在数千万元 。 相比之下 , 刚刚赴美上市的理想汽车一场发布会的费用为200万元 。
上述会展公司负责人表示 , 他更欣赏理想汽车的花钱方式 , “创业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现金的使用和成本的节约 。 ”需要说明的是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尝试向岚图相关负责人咨询该次发布会的费用支出情况 , 截至发稿时间没有得到回复 。
上述分析师表示 , 从岚图发布会的环节与内容看 , 其目标受众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 , 而非普通用户 。 综合高管团队、公司架构等要素 , 他认为岚图目前的做法并没有摆脱传统车企的思路 , “更像是一家表面上的科技公司 。 ”

大自主战略失败 东风汽车押注岚图
自主乘用车长期孱弱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武汉汉阳开发区 ,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 , 聚焦于纯电、混合动力等不同形式的新能源汽车开发 。 尤峥曾表示:“岚图汽车科技公司以东风汽车十九年在新能源和‘三电’领域持续深耕的技术实力做背书 。 ”
但从销量结果看 , 其新能源产品和技术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 。 据乘联会数据 , 东风汽车2019年全集团所有乘用车公司(包含合资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之和为42404辆 。 其中自主乘用车公司2019年新能源车销量之和约为2万辆 , 不到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的10% , 且主要售卖车型为相对廉价、主要针对网约车市场的车型 。
也因为此 , 多名行业人士表达了对岚图前景的担忧 , “低端车都做不好 , 高端车能做起来吗?”
新能源乘用车长期耕耘不结果的尴尬 , 同时是东风汽车整个自主乘用车事业孱弱的缩影 。 2007年 , 东风汽车创办东风乘用车公司 , 开始独立发展自主乘用车业务 。 2011年 , 东风汽车进一步提出“大自主”战略 , 将分散的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度和东风风光4个子品牌整合起来 , 实施技术、采购、经销商渠道等方面的协同和共享 。
在当时的构想中 , 风光、风行、风度、风神组成类似于凯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式的品牌矩阵 。 但事实上 , “四个风”并非全部是东风汽车百分百控股的企业 , 在采购和销售体系上的协同存在诸多现实矛盾 。 此外 ,  “四个风”无论产品、定价和品牌并没有形成区隔 , 集中扎堆在10万元以下的细分市场 , 彼此的竞争关系让其无法在经销商渠道上实施共享和协同 。
2015年 , 时任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岗位调整 , “大自主”战略宣告失败 。 然而 , 2015年竺延风调任东风汽车后 , 并没有对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进行梳理和调整 , “四个风”依旧是无序、零散经营状况 , 这导致东风自主乘用车始终孱弱 。
从2007年到2019年 , 中国车市从年销量不到800万辆激增至2600万辆 , 在中国车市最黄金的时期 , 东风自主乘用车不仅没能抓住市场红利跑出来 , 反而在2017年之后普遍出现销量下滑 。 2016年 , 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累计销量曾超过65万辆 。 2019年 , 东风自主乘用车累计销量仅为32.3万辆 。
在四大国有汽车集团中 , 长安汽车、上汽集团自主乘用车均发展得有声有色 , 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自主乘用车年销量规模均已达到或超过70万辆 。 徐留平调任一汽集团后 , 对分散杂乱的自主乘用车品牌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 最近几年红旗与奔腾也发展迅速 。 唯独东风汽车过去几年自主乘用车总体上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 。
但是横向比较 , 无论与长安汽车、上汽集团还是一汽集团相比 , 东风汽车的资金实力与技术资源并不匮乏 , 连续多年净利润超百亿 , 集团内日产、本田、PSA等品牌合资公司都向自主乘用车公司输出过大量的技术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