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次创业的李想:那个走了狗屎运的电动汽车厂厂长?( 二 )


①2015年6月 , 李想辞职 , 正式转战造车事业 。 一年后 , 秦致竞购澳电股份失败 , 平安集团入主汽车之家 , 以秦致为代表的早期团队全部出局 。
而对李想来说 , 无论公司治理还是个人成长 , 2008年 , 才是真正的转折点 。
进化
蔡文胜曾问过秦致对李想的看法 , 秦致回答 , “他是个内心很干净的人 , 但他管理企业还不太擅长 , 我有他不行的东西 。 汽车之家这个胚子挺好 , 但有些严重问题 , 使得发展被摁住了 , 几个事情一做 , 就可以发展得很好 。 那几个事 , 我碰巧会 。 ”②秦致入伙 , 李想的创业公司才开始从草莽时期进入体系化治理阶段 。
做汽车之家 , 也逆转了李想的价值取向 , 让他从一个完全技术产品导向的人彻底变成了消费者和市场导向的人 。 他自此把个人喜好和公司经营分开 。 这算一次进化 。
李想当初的《显卡之家》 , 包括转型而来的*** , 都在技术专业知识方面堪称一流 。 上学时 , 李想就跑出去给人组装电脑 , 回了家就在网站上分享电脑硬件心得 。 他是个技术产品狂热分子 , 热衷于像素、阴影效果、晶体管、纳米工艺这些 。 手机评测编辑、数字电视评测编辑 , 笔记本电脑评测编辑 , 曾是他最向往的岗位 。
这些年 , 李想最喜欢的物件至少有三个:电脑、杂志和汽车 。 杂志是他获取信息以及电脑、汽车等理论知识的重要渠道 。 自初中起 , 他就把几乎所有零花钱用来买IT杂志 。 到2008年做汽车之家那会儿 , 他每月会花上千块钱购入50余本杂志 。
不过李想以前对汽车并不是很感兴趣 。 痴迷汽车还是他做了汽车之家后的事儿 。 因为喜好的电脑硬件充其量只能让公司“活着” , 他开始在汽车、旅游、房地产三个领域琢磨转型方向 , 最终决定做汽车网站基于五个因素:标准化;品类简单;对手弱;正处汽车卖方市场;旅游和房产摊子都太大 。
互联网|三次创业的李想:那个走了狗屎运的电动汽车厂厂长?
本文插图
早年的李想说话十分直截了当 。 图源:央视截图
李想断断续续写了十年博客 , 从中你会看到 , 他对不少媒体的采访很不以为然 。 早年央视节目里 , 李想直截了当到不会给同场嘉宾留情面 。 他对“弯弯绕”的表达方式大加批判 。 他又说媒体总问他创业目标是什么 , 从不问他动力是什么 。 他的回答倒是多年没变:做特定重要领域第一 , 掌握命运和主动权 , 顺便多赚点钱 。 父母单位离谱的勾心斗角对他有一定刺激 。
互联网|三次创业的李想:那个走了狗屎运的电动汽车厂厂长?
本文插图
图源:李想博客截图
博客停更在了2017年 , 最后一篇是 “车和家”的招聘启事 。 李想2015年离职创办车和家(理想汽车前身) , 一个原因是他确实“移情别恋了” , 另一个原因是澳电入局后他在汽车之家也少了主动权 ,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自以为又发现了市场机会 。
门票
目前 , 蔚来、小鹏还有理想汽车被冠以“造车新势力”的名号 。 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 造车新势力指从其他行业跨界或初创 , 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的公司 。 这其中也不乏受到三家公司创始人的大佬光环 , 以及他们所倡导的互联网概念、人工智能概念等影响 。
造车新势力普遍认为 , 在汽车业的新旧转型期 , 电动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 既能降低购买门槛 , 又能填补用户需求 。 美国明星公司特斯拉是他们追随的目标 。
不过从公司成立到下线首款车 , 理想汽车用了4年时间 。 这是个看上去有点难产的过程 。 在这期间 , 那些曾一起涌入新能源赛道的数十家造车新势力们 , 已经完成了一轮洗牌 。
2016年 , 李想接受媒体采访时讲 , 2020年是造车新势力获得门票的时间点 , 谁能获得10万辆以上销量 , 谁就能获得门票 , 进入下一轮竞争 。 到2019年4月再次面对媒体时 , 李想依然预计 , 到2020年底 , “理想ONE”的累计销量能够达到10万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