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40多年,拿过诺奖,莫言为何感叹“举步维艰”?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日电(采访人员 宋宇晟)“这是30年前的一件衬衣 。 别的衣服都穿不了了 , 这一件当时肥得不能穿的 , 现在穿出来却显瘦了 。 ”

  2020年7月的最后一天 , 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新书《晚熟的人》正式面世 。 在当晚的线上分享会上 , 莫言这样向主持人说起自己的衣着 。


写作40多年,拿过诺奖,莫言为何感叹“举步维艰”?

----写作40多年 , 拿过诺奖 , 莫言为何感叹“举步维艰”?//----

《晚熟的人》书封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莫言写“莫言”

注意到   相比于这件有点“历史感”的衬衣 , 莫言说 , “这部书应该比30年还要漫长” , 因为书里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有他小学同学的影子 。

  “这一下子回到差不多60年前 。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故事一直延续到现在 。 这小说里的人物跟我一样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慢慢地变化、在成长、在晚熟 。 ”

  同样 , 莫言自己也化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 , 《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 。 只是新书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 。

  莫言说 , 自己既是《晚熟的人》的写作者 , 也“作为作品中的人物 , 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去” 。

  但书中的“我” , 就是莫言本人吗?

  “这起码是我的一个部分 。 ”莫言说 , 自己敢把真实的名字放到小说里去 , 就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 ,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都是可以的 。

  “我跟小说里的莫言是在互相对视 , 我在看他 , 他在看我 。 有时候我在生活当中也许不会这样做 , 但小说里他这样做了;他在小说里不想做的事 , 我在生活当中也许做了很多 。 ”

  在莫言看来 , 这两个“莫言”既像面对镜子的关系 , 像是一个实体对着一个影子的关系 , 更像一个人看到了自己的分身一样 , 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 。


写作40多年,拿过诺奖,莫言为何感叹“举步维艰”?

----写作40多年 , 拿过诺奖 , 莫言为何感叹“举步维艰”?//----

资料图:莫言 。 韦亮 摄

  旧瓶里有什么新酒?

  作为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新书 , 《晚熟的人》中汇集12个故事 。 而这些故事都和他的家乡有关 。

  按莫言的说法 , 这些故事都属于“知识分子还乡角度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