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海底捞,捞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海底捞,捞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海底捞,捞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大肠菌群!
文章图片
大肠菌群|海底捞,捞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大肠菌群!
提起火锅 , 大家肯定会想起海底捞 。 海底捞作为火锅行业的标杆 , 市值高达1570亿 , 去年 , 海底捞登上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 , 位列第34位 。
最近 , 海底捞又上榜了 。 只不过这次上的不是胡润榜单 , 而是杭州市的抽检黑榜 。 据新京报爆料 , 近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食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 , 共计抽检1526批次 , 不合格样品21批次 。 海底捞火锅杭州富春新天地店因为筷子被检测出大肠菌群 , 也在不合格之列 , 目前该分店正面临相关处罚 。
据悉 ,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 食物中含有大肠菌群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流行病 。 事后 ,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向消费者致歉 , 并表示对存在问题的门店将按照公司规范进行处罚 。
一个月内两次出事此次海底捞筷子出现问题的最大可能性是储存不当导致的二次污染 , 这说明海底捞可能存在着没有定期清洗消毒 , 或餐具干热消毒时未达到规定的时间和温度的现象 , 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也很可能未达标准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已经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出事 , 就在10天前 , 有消费者反映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 , 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 。 事后经过调查 , 此事是由于员工的不规范操作 , 导致产品标签落到了产品中 , 最终被顾客吃到 。
当时海底捞的回应和这次的如出一辙:第一时间向消费者致歉 , 并表示将对供应商按管理制度处理 , 并要求供应商及门店加强规范 。 然而仅仅才过了10天就又出现了问题 , 可见所谓“加强门店规范”有待加强 。
迅猛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首先 , 虽然海底捞一直以高质量服务为主打方向 , 收费也并不算便宜 , 定位就不是低端市场 , 但这两起事件也在说明海底捞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形同虚设 , 这是连锁经营的头等大忌 。
截至去年 , 海底捞的门店总数已经超过了590家 , 但这590家门店实际上是各自为战 。 经营者只需要缴纳加盟费用 , 在运营方面实际上还是各地的负责人自主经营 , 这就使各个地区的海底捞充满了“自主色彩” 。 这也是海底捞负责人明明提到了规范 , 但问题又会再次出现的原因 。
其次 , 海底捞的模式注定了企业发展方式的不同 。 火锅作为中餐特有的形式 , 使得海底捞的运作模式不能完全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模式 , 形成了海底捞的独特服务氛围 , 更多的是靠工作经验和店员相互感染 , 在高速的发展下 , 良好的服务很难传承下去 , 这是另一大难题 。
海底捞给我们的启示作为一个企业 , 如果没有责任心 , 就会出现表里不一的情况 。 老板没有自律的精神 , 员工没有自律的精神 , 大家都是事不关己 , 高高挂起的态度 , 这样的企业表面上风光 , 本质上却可能是千疮百孔 。
海底捞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 也逃不脱\"责任\"一词 。 受疫情的影响 , 海底捞预计半年报业绩亏损9亿-10亿 。 为了快速获利 , 部分门店就出现了一些以次充好减少成本的行为 , 这是对顾客的不负责 。
这不仅仅是海底捞一家的问题 , 也是整个食品行业的问题 。 消毒流程形同虚设 , 为了减少成本不择手段 , 在利益面前 , 大部分商家还是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 这种类似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
食品安全大于天 , 海底捞必须明白:若再度放纵下去 , 等待他们的结局就是关门大吉 。 这和你有多大市值多大规模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