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自古以来 , 藩王之乱对于王朝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 , 而历史上最出名的藩王之乱有四起 , 其中三次都是因为削藩引起的 , 一次是由夺权引起的 。
按照先后顺序来说 , 第一起是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 , 第二起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 至于第三起就是明成祖朱棣所发动的“靖难之役” , 这或许是最广为人知的一起叛乱 , 同时也是唯一一次因为夺权而发动的战役 。
而最后一起就是今天所要讲的 , 发生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 。 清朝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 , 所以这起叛乱也是最后一次藩王之乱 。
【历史故事】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文章图片
然而藩王之乱对王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参考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 , 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为了防止边境受到侵扰 , 在边境地区设立了诸多藩镇 , 同时设立了节度使一职 。
当时的节度使虽然没有被称为“藩王” , 但他们掌控着一个地区的军政大权 , 割据一方 , 所以跟藩王没有什么区别 。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些节度使不再满足于现状 , 最终发动了叛乱 , 这也导致了唐朝的衰败 , 甚至可以说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 唐朝便走向了灭亡 。
由此可见 , 藩王之乱对于一个王朝的影响之大 , 轻则国力衰弱 , 重则王朝覆灭 。 不过 , 历代王朝都在进步 , 尽可能的避免前朝所犯下的过错 , 所以到了明朝时期藩王的权利被大大削弱 , 有了“藩王不掌兵”的祖制 。
【历史故事】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文章图片
可是清朝为何还会发生藩王之乱?只能说是迫于形势 , 在清朝进入山海关时 , 因为八旗兵力不足 , 所以利用明朝降将组建三藩军队 , 靠他们作为攻击李自成和南明朝的先锋 , 这一策略被称为“以汉制汉” 。
经过二十年的斗争 , 抗清起义军被平定 , 南明政权覆灭 , 三番军队的领头人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四人立下了大功 , 所以均受封为王 。
在清朝统一全国后 , 由于统治力量不足 , 八旗军力都驻守于北方 , 所以偏远的南方就交给了吴三桂等人镇守 。
到了康熙年间 , 这四位异姓王只剩下了三位 , 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 , 平南王尚可喜 , 以及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的孙子) 。
他们分别驻守于云南、广东、福建 , 并且权力极大 , 不仅能掌控当地的军队和财政 , 还拥有选拔官员的权利 , 与割据一方的诸侯没什么区别 。
而在这三位异姓王当中 , 吴三桂身居首位 , 因为他的地盘和影响力是最大的 , 同时他也是三藩之乱的罪魁祸首 。
【历史故事】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文章图片
那么三藩之乱又是因何而起?吴三桂造反的原因是什么?最终康熙帝又是如何平定这场叛乱的呢?一切的原因都要从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归老辽东开始说起 。
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 , 51岁的尚可喜就曾向顺治帝提出辞官 , 想要带着家人回辽东养老 , 但却被顺治帝以“全粤未定”的理由挽留了下来 。
在之后的十八年中 , 尚可喜仍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 多次请命归老辽东 , 但都被拒绝了 , 直到康熙帝亲政后才答应了此事 。
康熙十二年(1673年) , 尚可喜第十一次提出归老辽东 , 他知道朝廷不让他卸任是为了稳定广东省 , 所以他又提出让自己的儿子尚之信接替自己 , 留守广东 。
但这次却正如他所愿 , 亲政后的康熙帝答应了他的辞官请求 , 但却拒绝了让尚之信留守广东 , 理由是尚之信跋扈难制 , 所以干脆下令让尚可喜撤藩 。
【历史故事】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文章图片
康熙帝的这一举动其实不难理解 , 纵观康熙帝的一生就会发现 , 他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都是为了捍卫领土 , 维护国家统一 。
【历史故事】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所以他哪能容忍这些藩王割据一方?收回权利是迟早的事 , 而如今清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已经可以腾出手来接管南方等地了 , 所以才会答应尚可喜的请求 , 并且借此机会除去另外两大藩镇 。
但自古以来 , 削藩都会引起反叛 , 所以康熙帝还有一个理由 , 那就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雄和耿精忠的弟弟都在京师 , 所以康熙帝谅他二人也不敢反叛 。
得到尚可喜退藩的消息后 , 吴三桂与耿精忠也接连上疏请求撤藩 ,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 , 他们只是向试探一下 , 看看朝廷会不会挽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