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海冰覆盖率年年下滑 北极熊面临更长的禁食期( 二 )


在《自然-气候变化》的研究中,Molnar具体分析了北极熊的未来生存状况。总体来看,在我们将碳排放降低的情况下,10个北极熊亚群仍然就“可能”或“非常可能”面临着繁殖障碍。一旦出现繁殖障碍,新生北极熊的生存率会显著下降。这并不是母熊不再照看幼崽导致的,而是因为它们已经没有能量来产奶哺育孩子。
即使我们遵循并勉强实现了《巴黎协议》的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了2.4℃(协议目标为控制在2℃内)。大量北极熊仍然会死亡,最终也会面临灭绝,无非就是时间推迟了一些而已。
减少的禁食期阈值
当然,即使没有全球变暖,夏季的北极地区海冰也会消失,同样也会给它们的觅食带来困难。但正常情况下,北极熊是能够利用身体储存的脂肪来度过这段禁食期的。此前,科学家也认为我们已经很清楚北极熊能依靠这些脂肪支撑多久,即经历多长时间的禁食期仍能生存和喂养后代。
“严格来说,北极熊是真正的禁食专家,”Molnar表示,“但每一个器官都有容忍的极限。”新研究根据北极熊的体型和能量消耗构建出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能计算出在自身和幼崽存活率下降前,北极熊最多能忍受多久的禁食期。
在过去,科学家认为这一数字平均在200天左右,但新模型给出的答案让Molnar等人更加担忧起北极熊的未来。对于公熊来说,要保持生存率不变,禁食期不能超过125天,而带有幼熊的母熊禁食期不能超过117天。
这意味着我们之前的判断可能出错,有许多北极熊没有能撑过漫长的无冰期。一些海冰覆盖率下降显著的地区,例如巴伦支海、戴维斯海峡、西哈德逊湾、楚科奇海,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北极熊生存条件只会越来越恶劣,即使有新生熊诞生,也有可能活不下去。
一旦没有了新生熊,维系整个亚群稳定的北极熊数量就会不够,最终导致整个种群的崩溃。在分析模型中,按照现在的碳排趋势,从2080年开始就有北极熊亚群再也难维系新生幼崽的生存;到2100年,一些亚群的母熊和幼熊不可避免地走向灭绝,而公熊能稍微多坚持一段时间,但是从种群宏观上来看,绝大多数区域80年后,北极熊消失已经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而即使我们将全球变暖的速度控制下来,也并不代表北极熊能躲过此劫。因为,即使我们在本世纪中期保证温度不再升高,大气中多余的热量仍然存在,北极海冰并不会立即回来。在温度稳定之后,也至少需要25年才能看到成效,这对于北极熊来说,可能是等不起的25年。
北极熊在北极地区的演化史可能已经超过100万年,其间它们产生了许多应对极地高寒的特征和生存方式。只是这一次,它们的演化速度明显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度,这也是许多动物所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
加拿大丘吉尔镇坐落在哈德逊湾附近,近些年来,这座小镇已经竖立起了“小心有熊”的警示标志。因为,这里的居民曾多次目睹过北极熊来到镇上翻找食物。这座小镇附近的海域,从前是最先形成海冰的地区之一,因此会有北极熊选择从这里入海。现在,没有了海冰的北极熊只能选择往陆地上前行,寻找食物。
文/杨心舟 来源/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