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让草原“绝活”永“醉草原”,科尔沁皮雕传人( 四 )


那一刻 , 在异国他乡 , 嘎瓦从爷爷的话语和行动中 , 电光石火一般 , 点亮了沉睡多年的记忆 , 也点燃了另一簇艺术之光——皮雕!
嘎瓦告诉我 , 他爷爷很少放牧 , 是牧民们崇敬的手艺人 。 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制作与修理皮具:马鞍子、马笼头、马车套、牛车套、兼做皮酒囊、皮腰带、皮靴子、收纳盒及各种生活用的皮器皿 。 父母上班 , 姐姐上学 , 剩下年幼的嘎瓦 , 就跟在爷爷后头转悠 。 小淘气总喜欢在爷爷聚精会神做皮具之时 , 偷偷藏起他的一把皮锤 , 或一把刻刀 。 爷爷找不着工具了 , 一把拎起他来 , 扬言要把他甩出院外 。 他既害怕又刺激 , 乖乖交出工具之后 , 祖孙和解了 , 爷爷就有意无意地教他用残皮做一些小物件 , 譬如小马鞭 。 那是爷孙俩最开心的时光 , 一高兴 , 他会爬上爷爷的脖子 , 扬鞭催马——得儿 , 驾!
他上学前一两年 , 爷爷病逝了 。 一个皮匠的劳作 , 便在一个蒙古族家庭画上了句号 。 多年后的一天 , 他在菜窖里翻出一个沉重的油布包 , 打开一看 , 是一个马鞍子 , 正是爷爷的手作!爷爷当年的形象立刻通过一件旧物无限放大与延伸 , 所有沉寂的记忆都被激活了 , 当然也追加了无穷想象的吉光 。
得到这个马鞍 , 将此前四处云游得到的皮件信息都串联起来 , 暗自发誓 , 一定要把爷爷的皮雕技艺承传发扬 。 于是给自己定下规矩 , 一门心思专研皮雕 , 寻找民间皮雕匠人 。 世易时移 ,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旧式皮雕艺术的式微 , 老匠人更是日渐稀少 。 嘎瓦有了一种紧迫感 , 但凡遇到一个老艺人 , 便粘着不走 , 待下来一看就是半天、一天 。
听说呼市有两家不错的皮雕作坊 , 兴冲冲地赶过去拜师学艺 , 没料到却吃了闭门羹 。 那是新兴皮雕艺术的萌芽期 , 此前的皮雕多半只是实用器物上的简单装饰 , 譬如在兽皮上烫一些或刻一些图案 , 悬挂在蒙古包内 。
不能学艺便“偷艺” 。 买来皮雕件 , 扒开来模仿 。 再就是买来英文、日文的皮雕书籍 , 请人翻译 , 从中悟道 。
据资料记载 , 公元前1450年左右 , 在古埃及的浮雕物上就发现了加工的皮革 。 现存最古老的皮革制品——皮带鞋(凉鞋)便是从古坟里发现的 , 是当时神、王所使用的最高级饰物之一 。 古希腊罗马时代之后 , 由发掘罗马文明而得到的线索显示 , 著名的意大利古都庞贝城的废墟遗迹中 , 已有皮革工厂大量制造衣料、武器、鞋等日常用品 , 且装饰技巧已相当发达 。
草原上繁衍生息的游牧民族 , 自然离不开牛羊马 , 牛羊马的副产品便是皮革 。 所以皮革也较早得到了应用 , 相沿成习 。 成吉思汗西征之时 , 连地图都是羊皮雕绘与烫制的 , 因之宜于保存 。 这种皮具及雕印无疑随着猎猎旌旗、嘚嘚马蹄 , 传到了欧洲 。
若是追溯起兼具实用而跃步审美的皮雕艺术 , 当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 。 欧洲中世纪时期 , 兴起了利用皮革的延展性来做浮雕式图案器具之风 。 各式皮雕作品用料讲究 , 雕刻精美 , 工艺细致 , 在中世纪之后一度是皇亲贵胄身份和名望的象征 。 这种皮雕工艺长期私下传授 , 并没有公开和流布 。 公元1492年 , 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时 , 皮雕由西班牙传入美洲 。 却要晚到20世纪以后 , 皮雕才成为美洲人普遍的喜好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皮雕由占领军传入日本 , 再由日本传入中国台湾 , 更晚传入中国内陆 , 在国内开枝散叶 , 蓬勃发展 。
嘎瓦爷爷做皮具的时代 , 孙儿辈毕竟太小了 , 只剩一些记忆的碎片 , 况且爷爷手中做的马具之类 , 多为实用工具 , 与皮雕艺术还有不小的距离 。
他央求同学从呼市皮雕艺人那里买了两幅画回来 , 一幅是小马 , 一幅是狼首 , 每天关起门来琢磨这两幅皮雕动物 。 不知那些线条及凹凸是怎样弄出来的 , 他连吃饭也心思旁骛 , 实在揣摩不出门道 , 就把画框拆了 , 两面看个仔细;不知皮革的压痕及肌理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 , 他不惜毁画 , 在画边的皮子上尝试用各种规格的铁皮碾压 。 一次不小心 , 将手边的茶水泼洒在了皮子上 , 赶紧去擦拭 , 指甲划在牛皮上 , 一道辙痕落下了 , 无论用什么办法 , 再也抹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