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 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的科学认知,一文Vol.1
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中蕴含的丰富价值不言而喻 , 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认知是必要的 。 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的科学认知主要从纤维和染料等微观层面展开 , 兼顾颜料、墨书和胶结材料 , 需要借助显微镜、色谱和光谱类等仪器设备 , 获取肉眼难以识别的信息 。 文中分析检测由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完成 , 得到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
一、纤维
纤维层面的信息主要包括纤维种类、纱线加工、纱线粗细等 。 不同类别的天然纤维在外观形态特征和内在理化形制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 因此采用形貌分析手段 , 在显微镜下就能够非常清晰地将丝毛棉麻区分开来 。
敦煌一直是东西交流孔道 , 多元文化汇聚 , 这一情势表现于纺织史上则是多种纺织纤维的并存 , 丝、麻、棉、毛 , 无一或缺 。 不同材质的纺织品在敦煌文书中多有记载(图1) , 此次在莫高窟出土纺织品中皆能找到实例(图2) 。
敦煌地处边陲 , 畜牧业占有一定比重 , 而其中又以牧羊业较为发达 。 当地的毛织物 , 主要有褐、氈、毯等 。 敦煌的褐 , 品种众多 。 敦煌的氈 , 品种花色也很丰富 。
对本色毛褐(B118:10)进行纤维测试 , 可知具有典型的毛纤维特征(图3) 。
棉布 , 早期文献作白叠 , 又作帛叠、白氎、緤 。 棉分草棉、木棉 , 两种都非中国本土所产 。 中国最早的棉出自新疆等地 。 中古时期的敦煌 , 棉已广为种植 , 敦煌文书中即屡屡提及当时棉布的破用 。
对蓝色棉布(B63:5)进行纤维测试 , 可知具有典型的棉纤维特征(图4) 。
从实物来看 , 莫高窟藏经洞所出大多为丝织品 , 南区第130窟和第122、123窟等处发现的北魏和盛唐时期的刺绣和彩绮大多也是丝织品 。
对紫绢(B53:8)进行纤维测试 , 可知具有典型的丝纤维特征(图5) 。
唐末五代宋初的敦煌 , 麻纤维主要用作织布、织履 , 把麻织品作为施舍物、捐助物、课税物和交易货币 , 同时 , 麻也作为造纸原料 。 莫高窟出土的纺织品中 , 的确也发现麻布的存在 。
对麻织物(B118:11)进行纤维测试 , 可知具有典型的麻纤维特征(图6) 。
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还保留着当初的色彩(图7) , 这些漂亮的颜色大多来自植物染料 。
【新华网客户端|| 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的科学认知,一文Vol.1】敦煌壁画举世闻名 , 描绘壁画使用的颜料种类十余种 。 浅绿地宝花纹灰缬绢(Z0033)上出现斑驳的颜料 , 采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分析这些壁画颜料 , 结果显示可能存在朱砂、铅丹、氯铜、铁红等颜料(图10) 。 为什么一块丝绸上会有这么多种斑驳的矿物颜料呢?从出土情况来推测 , 这块丝绸也许属于画匠 , 绘制壁画时用于擦拭画笔 。
发愿文绢幡(K130:11)上存在一些深蓝色污染物 , 将局部墨书覆盖 , 共有三个字被遮盖 , 可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 , 选择滤光片的红外波段 , 可以识别被遮盖的字迹信息(图11) 。
红色绢残片(B121:5a)正面涂一层厚厚的红色颜料 , 产生了油面的效果 , 但颜料已经开裂并剥落 。 背面没有涂层 , 呈现织物原本的棕色 。 针对这一样品 , X荧光检测提示有朱砂的存在 , 同时 , 采用显微红外光谱对织物表面的胶结材料进行分析 , 得出的结论为淀粉(图12) 。 据此推测 , 当时人们采用植物类胶结材料拌合朱砂 , 对织物进行表面涂层处理 。
资料来源:《敦煌与丝绸之路论文集:浙江、甘肃两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研讨会论文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5
原文作者:国丝周旸
本文执笔:国丝周旸
- 北京日报客户端|那过去的日子涌向笔尖
- 北京日报客户端|清代科举竟有以貌取人的“特殊通道”,只对落榜考生开放
- 北京日报客户端|六月初六“洗晒节”
- 古籍|王冀青: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期间在敦煌获取汉文写经之过程研究
- 新华网客户端|让草原“绝活”永“醉草原”,科尔沁皮雕传人
- 有画说艺术|藏着撞脸“玛丽莲梦露”,张大千为何疯狂破坏敦煌壁画?揭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