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清代科举竟有以貌取人的“特殊通道”,只对落榜考生开放

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以来 , 一直是历代王朝选官的主要途径之一 , 除了考试形式及内容之外 , 一千四百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 。 然而 , 清代中后期却诞生了一个科举正途之外的新制度——“大挑” 。
“大挑”本是河务建设的术语 , 意思是疏浚河道的壅塞 , 使之畅通 。 科举“大挑”制度的本意 , 也是为落第的举子开辟另一条出路 。 这一制度内容很简单:科举中参加会试不中的举人 , 参加朝廷统一举办的“大挑” , 被挑中者可以担任县令、教职等职位 。
既然不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 , 那“大挑”制度选人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 , 说出来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 那便是“以貌取人” 。
北京日报客户端|清代科举竟有以貌取人的“特殊通道”,只对落榜考生开放
文章图片
▌晚晴《点石斋画报》上的《南闱放榜图》
雍乾时设立照顾落榜举子
清朝康熙、雍正以来 , 由于国力日渐强盛、社会越来越稳定、人口越来越多 , 考中举人者也越来越多 。 但从举人到进士的竞争 , 存在着近90%的淘汰率 。 乾隆皇帝曾经估算过 , 十年中朝廷选取举人五千余人 , 而考中进士得授官职者 , 才有五百余人 。 年复一年 , 在民间积压的举人队伍愈发庞大 , 难免会有人心生怨言 。 而且 , 从人才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 , 也是极大的浪费 。
清朝初期的政治颇有生气 , 经常对一些制度做出尝试改革 , 而科举“大挑”的源头就是在这种政治空气中孕育发展的 。 雍正帝即位之初 , 边远省份的一些县令出缺后 , 部选官员从考核、诠选、确定再到赴边上任 , 要经过一套复杂漫长的程序 。 但是 , 地方县令又是极为重要的职位 , 不能长时间空缺 , 于是当时例行的办法是由当时督抚选其他吏员署理(代理) 。
北京日报客户端|清代科举竟有以貌取人的“特殊通道”,只对落榜考生开放
文章图片
▌雍正读书图轴
然而 , 雍正帝认为 , 这样选官体现的不是朝廷意志 。 谁能保证督抚们能做到公正无私、不因私废公呢?而且 , 每年有那么多的落第举子 , 既有空缺 , 何不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于是 , 雍正帝下令 , 不必等三年一度的科举大考再选新进士去补县令之缺 , 而是直接从往科落第的举子中挑选人才去署理缺位 。 如果工作完成得好 , 经督抚保荐 , 还可以转正 。
这种做法具有偶然性 , 一般是缺位较多时 , 才会集中挑举人 , 并未形成制度 。 然而 , 到乾隆十七年(1752年)时 , 因举人壅滞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 朝廷便总结了雍正朝的做法 , 形成了固定的“大挑”制度 。
北京日报客户端|清代科举竟有以貌取人的“特殊通道”,只对落榜考生开放
文章图片
▌乾隆帝肖像图
乾隆帝起初害怕这个口子一开 , 对通过正规渠道考中的进士会造成不良影响 , 于是定了一些限制条件:其一 , “大挑”不能泛滥化 , 每六年才举行一次;其二 , 不鼓励举子以“大挑”为正规出路 , 只有连续参加过最近四次以上会试(累计十二年)不中的人 , 才能参加“大挑” 。 至嘉庆朝 , “大挑”改为每十二年一次 , 连续三科未中进士者可参加 , 此后形成定制 。
总体而言 , 清朝所设计的这个“大挑”制度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 既开口子 , 又不过滥 , 让辛辛苦苦抢过独木桥的进士们不会抱怨 , 也让屡考不中的老举人们有个奔头 。
偏好国字脸中等身材
但是 , 好的制度设计并不一定导致好的结果 。 “大挑”制度想法不错 , 付诸实践后却没有达到多好的效果 。 其问题根源 , 就出在选拔标准上 。
“大挑”制度如何实行?在这一次“补选”中 , 举子并不需要重新考一遍试 , 既不用写文章 , 也不考策略实务 , 而是只看年龄、面相、身材 。 简单说 , 就是以貌取人 。
为什么会这么定原则呢?
其一 , 基层的县令、学政 , 需要官员有较强的实干能力 , 对学术、文章等能力需求不高 。 举人本身屡经大考 , 文章基本水平已经有了 , 不需要再过度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