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无论是在那个时期 , 长生不老一直都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 古代的医疗技术和生活条件水平并不是很高 , 人均寿命只有50岁不到 , 还有很多一出生就夭折的 , 人们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想了很多办法 ,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丹药 , 有很多皇帝就曾寻找过传说中的神丹妙药 ,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 , 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求就更加强烈 , 让将领徐福带领大批部队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 徐福回来之后告诉秦始皇真的有长生不老药 。
文章图片
但是这位东方的神仙要求秦始皇用三千个童子童女作为交换条件 , 秦始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个条件 , 可见他对长生不老的痴迷 , 立马让人到全国收集到了三千个童子童女 , 可是在徐福第二次出发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 自己到广袤福泽之地做了一个小王 。 而秦始皇也没有长生不老 , 到死的时候修筑了那么多的兵马俑 , 还有很多陪葬者 , 就算死了也要享受活着的待遇 , 《秦始皇传》一书中就有详细记载 。 所有人都希望健康长寿 , 在民国时期 , 有一个叫张允和的小女孩 , 她被医生告知活不过50岁 , 回家定下3不原则 , 活到了93岁 。
文章图片
张允和的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 家里一共有四个姐妹 , 他们的父亲让这四个孩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他们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 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才女 , 张允和在家中排行第二 ,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谦逊有礼 , 她身上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一直体弱多病 , 一般来说孩子一出生就会哭 , 可是张允和出生时一点声音都没有 , 大家都以为这个孩子活不下来 , 准备丢弃的时候 , 是她的奶奶想办法把她弄哭才知道能活下来 。
文章图片
她在成长时期也是一直比同龄人瘦弱 , 但是还好顺利长大成人 , 后来还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周有光 , 他是中国的“拼音之父” 。 张允和在16岁时认识了周有光 , 两人在经历了多重阻隔准备结婚时 , 家里人找来了算命先生 , 算命先生却说二人八字不合 , 不能结尾夫妻 , 如果强行结为夫妻的话 , 张允和可能活不过35岁 , 作为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 , 张允和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话 , 她的父亲也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 , 并没有反对二人的婚事 , 没过多久 , 二人便如约举行了婚礼 。
文章图片
【【爱历史】张允和给自己定下了三条原则,一直坚持到底,活到了93岁】两人的婚后生活十分幸福 , 并且也都过了35岁 , 事实证明 , 没有科学依据的话不能信 , 但是他们所处的年代也注定了生活不会安稳 , 因为战争不得不到处搬迁逃难 , 他们的女儿在逃亡过程中逝世 , 他们的儿子也深受重伤 , 但是一家人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 , 一起在艰难困苦中扶持前行 。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 , 一家人的生活才有所好转 , 但是在1959年 , 张允和因为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就医 , 诊断结果是患有心脏病 ,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活不过50岁 。
文章图片
但是张允和一直都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 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之后 , 面对病魔已经对她造成不了什么打击 , 在家人闷闷不乐和担忧的情况下 , 她还反过来安慰他们 , 说是自己要与命运抗争到底 , 既然医学技术拯救不了她 , 那就自己救自己 , 张允和给自己定下了三条原则:第一 , 用宽容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第二 , 不要让自己的事情影响到他人;第三 , 不要太过于苛责自己 。
文章图片
再定下这三条原则之后 , 张允和一直坚守到底 , 平心静气的对待所有事物 , 丈夫为了支持张允和 , 还陪她一起坚守这些原则 , 张允和生活的平静惬意 , 甚至有的时候都会忘记自己患有心脏病 , 令人欣喜的是她顺利度过了50岁的大寿 , 身体也逐渐好转 , 之后的张允和也并没有放弃她的三不原则 , 一直活到了93岁高龄 , 正是她的平静心态让他打败了心脏病和命运 , 夫妻两人携手走过了70年的婚姻 , 就连丈夫在她的影响下也活到了112岁 。
- 【历史故事】东晋时期的慕容垂是怎样的一个人?
- 形容爱到骨子里的句子| 形容爱到骨子里的句子精选有哪些
- 【时尚一点】车银优8月刊珠宝画报,黑白3套造型,成熟干练魅力十足
- 【历史故事】胡服骑射——冲破旧传统的伟大军事变革
- 【爱历史】古时被称为“稷”的是什么?是水稻还是粟?
- 【爱历史】隋文帝杨坚对南京的破坏有多严重?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 【星座控】强势转运!2022下半年,财富增长,感情质量高,蒸蒸日上的3生肖
- 【时尚一点】巴黎世家也出洞洞鞋了!“撞脸”李宁 12 年前老鞋?!
- 【爱历史】清朝人的避暑消夏“五策”
- 【爱历史】父亲和丈夫哪个更重要?雍姬的回答,诞生了一个成语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