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清朝人的避暑消夏“五策”

本文转自:文汇报
【爱历史】清朝人的避暑消夏“五策”
文章图片
清代承德避暑山庄72景之涌翠岩
【爱历史】清朝人的避暑消夏“五策”】“避暑”一词为何意?《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辟除暑热 , 免受暑热”、“天气炎热时到凉爽的地方去住”、“避免中暑” , 而“消夏”一词 , 为避暑的近义词 , 其义为“避暑”、“用消遣方式度过夏季” 。 二词语义相近 , 但相对而言 , “避暑”多被用以改变环境以降温的语境 , 而“消夏”多了一层在消遣、闲适中避暑的意涵 。 中国人口集中的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关中平原以及南方各处 , 多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 , 一至夏季 , 多气候炎热 。 无论今人 , 还是古人 , 都面临夏季避暑消夏的问题 , 清人亦是 。 也因如此 , 清代时诸多士人在度夏著书时将“消夏”一词加入书名 , 清人评价 , “始于孙承泽撰《庚子消夏记》……无一事不可以消夏 , 无一书不可以名消夏矣” , 这些书亦记载夏季避暑之事 。 综观清人的避暑方式 , 大致有以下五策 。
其一 , 自然避暑法 。 即天热时前往阴凉的山间和谷涧 , 或借助树木林荫避暑 。 清人曾作诗:“石壁丹崖小洞天 , 山如太古日如年 。 万竿竹下披襟坐 , 自有清风不用钱 。 ”其避暑之处 , 不仅有山川重阴 , 亦有竹林清风 。 又如清人评价西湖一线天:“西湖飞来峰下一线天 , 岩洞幽深 , 为避暑胜境” , 亦是借助自然环境避暑 。 此外 , 庐山在清代时即为避暑胜地 , 除了中国人赴山中避暑 , 西方殖民者也“强租其地 , 以为避暑专所” , 且占据了避暑最佳地——牯牛岭一隅 , 因此 , 彼时国人不免抱怨:“以名胜之山 , 些微之金 , 竟为彼族所占” 。 此种消夏方式 , 成本虽低 , 但并非人人可得 , 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 , 例如平原地带 , 实在无山可趋 , 干旱地区 , 也难有川河可依 。
其二 , 人工造景法 。 即通过人造环境来避暑 。 清朝皇帝自不必说 , 承德避暑山庄即是清帝的避暑之处 。 除了皇帝 , 民间殷实之人或小康之家亦会营造避暑环境 。 例如清代湖北武昌府之刘园 , 紧邻长江 , “堂东有池 , 池东有树 , 树阴环绕 , 凉意袭人 , 于此避暑最佳” 。 又如道光朝时的北京寄园 , 树木众多 , “绿阴蓊翳” , 亦是避暑佳地 。 以上二园 , 皆为大户人家避暑之径 。 对中产人家而言 , 如依山而居 , 则可就地依势取材 , 营造避暑环境 , 即如清诗《消夏词》所言:“南向轩窗一一开 , 修篁左右水潆洄;招凉不用频挥扇 , 自有薰风入座来 。 ”作者除了开窗通风 , 还用竹子修筑了水渠 , 引水至房屋左右 , 起到了降温避暑之效果 。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 , 可在房屋附近密植树木以降温避暑 , 即“四围种得千竿竹 , 偶有风来便似秋” 。 此外 , 还有更为简易的人工避暑环境 , 如清代时 , 有人在宽敞之处搭建小竹亭 , 材料主要是青茉莉 , 其质地若藤萝 , 可编织 , 海南人“多结竹为亭 , 坐卧其下 , 为消暑之会” 。 伐竹搭竹避暑 , 成本较低 , 受环境制约较少 。
其三 , 使用避暑用具 。 扇子之类的避暑用具不消细说 。 清代时 , 部分官学或衙门的办公经费中即有冰碳一项 , 用以夏买冰、冬购碳 。 如乾隆朝的八旗官学 , 其入学的部分八旗子弟 , “每学月支公费银四两 , 以为购买冰炭薪水之用” 。 清末时 , 张佩纶曾作诗提到其在塞外的经历:“大漠骄阳四千里……独贪避暑胜河朔 , 入握阴泉珠一枚 。 ”此处的“阴泉珠”当为质地偏寒之石 , 握之手中 , 可降温解暑 。 清末时 , 清人在论及西人科技时曾提到“哥林堡议政府 , 现已改用电气扇 , 不烦人力 , 自能旋转……有令人不可思议者” 。 随着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进 , 国人对西方科技的接触增多、接纳加深 , 电风扇等西式避暑工具开始传入国内 , 例如清末湖北汉口地区已有五十多家百货店经营西洋杂货 , 其中进口商品即有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等 。 此外 , 清末上海人还有一种独特的避暑方式 , 清末书籍《新茶花》提到清末时“上海地方 , 人烟稠密 , 一到夏令 , 炎威酷烈异常” , 居民无法安睡 , 寝不安席 , “因此有坐夜马车的风俗 , 取其纳凉消暑” 。 何不找个阴凉地儿原地坐下乘凉?大概是源于夜间即便席地而坐 , 依然挥汗如雨 , 而乘坐马车 , 则可车行而风来 。 然而此种乘凉方式 , 并非普通老百姓可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