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冒赈贪污大案如何被发现的?始作俑者为何是乾隆?真相太复杂,史书不敢记载

撰文/赵立波
清朝乾隆只有十多岁的时候 , 一个冬天 , 忽然觉得天气很冷 , 宫中却暖气腾腾 , 惦念起穷苦百姓:“地炉燃炭暖气徐 , 俯仰丈室惭温饱 。 此时缅想饥寒人 , 茅屋唏嘘愁未了 。 ”可以说 , 这是一个天性善良孩子发自内心的感触 。 几年后 , 他和其父雍正皇帝外出谒陵打猎时 , 看到田野中破衣烂衫的农民盯着炎炎烈日在地里干活时 , 宫廷长大的他顿时觉得老百姓真是太苦了 , 于是写了一首诗:“吾闻四民中 , 惟农苦莫若 。 有年谷价低 , 歉年委沟壑 。 即今丰稔收 , 租重主人索 。 益信为政者 , 仁民最先著 。 ”正是基于这种淳朴感情 , 当了皇帝后 , 每逢遇到灾害之年 , 乾隆都会迅速做出部署 , 对赈灾所需银粮拨付都非常慷慨及时 。
【历史故事】冒赈贪污大案如何被发现的?始作俑者为何是乾隆?真相太复杂,史书不敢记载
文章图片
乾隆晚年画像
理政的七年时 , 安徽发生特大水灾 , 导致二百多万人口无家可归 。 乾隆接报后 , 迅速特批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赈济灾民 。 乾隆多次强调救灾是:“国家第一要务” , 并且说 , 过去督抚工作存在的各种失误我都能宽恕 , 从轻处理 , 唯独在赈灾方面出现偏差 , “朕必重治其罪” 。
【历史故事】冒赈贪污大案如何被发现的?始作俑者为何是乾隆?真相太复杂,史书不敢记载
文章图片
乾隆收藏的宝物
乾隆十八年 , (1753)户部官员对乾隆一朝和雍正一朝救灾拨款比例进行了总结对比 , 报告说:“雍正十三年之间 , 江南赈灾款项 , 共用了一百四十三万两 , 已经很多 。 而乾隆元年到十八年 , 已经用了二千四百八十余万两 , 粮食也是二千多万石 。 ”主管漕运的官吏对乾隆说:“康熙年共漕运二百四十万石 , 雍正年间在二百九十万石 。 从乾隆元年到二十年 , 本朝已经高达一千三百二十多万石 。 ”乾隆听了未免也觉得惊讶说:“朕遇到偏灾 , 即有人饥己饥 , 人溺己溺之怀 , 不能自己 。 ”乾隆的解释完全符合早年对民生疾苦的善良 , 甚至给了各级官员贪污截流的机会 。 也正因此 , 一些官员摸到了乾隆心理 , 竟然主动“制造灾情” , 甚至将小灾情进行大演绎 , 以此将巨额钱财纳入己囊 , 可以说贪官们抓住了乾隆治国理政感情上的软肋 。
【历史故事】冒赈贪污大案如何被发现的?始作俑者为何是乾隆?真相太复杂,史书不敢记载
文章图片
万国来朝图
众所周知 , 乾隆在中后期的国家治理上较早期逊色很多 , 在吏治上逐渐变成“由严从宽” , 甚至还推出“议罪银”制度 , 将早期励精图治的整治成果大打折扣 。 但是乾隆是非常精细的皇帝 , 尤其对财务数字非常敏感 。 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时 , 甘肃省爆发了苏四十三回民起义的紧急事件 , 经过数次交战 , 官兵损兵折将不能速胜 。 乾隆很生气 , 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 。 时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 , 主动向乾隆上奏 , 说现在正是用兵之际 , 军费紧张 , 自己乐意把平时积攒的4万两廉俸银贡献出来“以资兵饷” 。
乾隆皇帝见王廷赞一出手就是4万两银子 , 觉得奇怪:仅仅一个藩司(布政使) , 家计怎么那么充裕?是不是和捐监有关?清代的藩司是总督、巡抚的辅助官员 , 俸银、养廉银合在一起每年不足万两 。 尤其甘肃 , 偏远贫瘠 , 所得与富庶之地的布政使有差距 。 因此说 , 王廷赞无论如何也捐不出4万两私银 。 于是 , 乾隆皇帝传谕大学士阿桂和署理陕甘总督李侍尧 , 严密访查王廷赞 , 看他是否染指捐监一事 。 一查 , 甘肃特大冒赈案开始浮出水面 , 成了史上罕见的一桩集团贪污大案 。
【历史故事】冒赈贪污大案如何被发现的?始作俑者为何是乾隆?真相太复杂,史书不敢记载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冒赈贪污大案如何被发现的?始作俑者为何是乾隆?真相太复杂,史书不敢记载】乾隆出行图
原来 , 王廷赞的前任是山西人王亶望时任甘肃布政使 。 这个人本来就属于官二代 , 他父亲是江苏巡抚王师 , 知子莫若父 , 王师看得出这个儿子根本就不是读书料 , 但却十分聪明 , 自小就鬼主意不断 , 这种精明性格更适合在官场上混 , 于是给他花钱捐了一个知县 , 从而越过了科举到官场的最大障碍 。 王亶望靠着钱开路买官 , 捐资得知县 。 历官甘肃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 。 王亶望这个人的豪奢在历史上都属于罕见 , 超乎常人想象 。
《竹叶亭杂记》中提到 , 王亶望很喜欢吃驴肉丝 , 府中专门养了几头毛驴 。 每当王亶望想吃驴肉 , 厨子就拿上一把锋利的菜刀 , 到驴身上挑选一块肥厚的地方 , 生生割下一块肉 。 被割处鲜血淋漓 , 厨子就用烧红的烙铁止血 。 所以确切地说 , 王亶望吃的是“活驴肉丝” 。 可谓吃的残忍 , 毫无一点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