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陈先生的“好”,要让更多人懂得( 五 )


武黎嵩:书的根本功能 , 不是摆在客厅书柜里当摆饰 , 而是读 。 再难读的书 , 你也不要剥夺别人尝试的权利 。 如果把陈著比喻成高山 , 原本海拔一万米 , 简体横排替你扫除了一些阅读障碍 , 你只需攀爬6000米了 , 这不好吗?何况一些书斋里的学者 , 也不要太小看普通读者的学术素养了 。
我本科时第一次读《柳如是别传》 , 非常难读 , 是一点一点啃下来的 , 但“啃”完之后有智识上的愉悦感 。 最近再读简体横排版的《柳如是别传》 , 重享这份愉悦 , 尤其是简体横排很容易区分正文和引文 , 读起来较之以前舒服多了 , 因为《柳如是别传》的引文特别长 。 横排本圈点笔记也方便了许多 。
上书房:说到《柳如是别传》 , 可能是陈著中最具社会关注度的一本了 。 很多读者 , 包括钱锺书这样的大家 , 难以理解陈先生晚年为何要辛苦经营 , 钧稽沉隐 , 撰成厚厚一本《柳如是别传》 。 我们该如何理解陈先生“晚年颂红妆”的深意?
武黎嵩:陈先生一生的学术成果 , 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中西文化交通史 , 其中包括当时欧洲比较兴盛的东方语言文学;二是文史互证的方法论 , 取诗歌小说等文艺作品作为史料;三是中古时代政治史研究 , 这是比较纯正的中国传统史学;四是陈先生晚年带有个人情感投射的历史学研究 , 如《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 。
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是陈先生晚年最重要的著述 , 也是被谈论最多的作品 。 晚年陈寅恪寄居广州 , 双目失明 。 《柳如是别传》的写作砥砺十年 , 其间 , 陈寅恪托弟子蒋天枢从上海借阅书籍寄去广州 , 先由助手诵读 , 有了写作思路 , 再由陈先生口述 , 助手或夫人唐筼笔录 。 八十万字 , 相当于一部《汉书》的规模 。 上世纪80年代上海要出版陈著 , 需要申请国家经费 , 现场有德高望重者说这是一本写妓女的书 , 蒋天枢愤而起立 , 背对该专家以示抗议 。
南明史的研究在民国时是热门 , 邓之诚、孟森、柳亚子等民国时期的史学家都有涉足 , 但陈先生的“晚年颂红妆”则另辟蹊径 , 就像用一根针一下子刺到底 , 他直接抓住大家过去当作花边新闻的“秦淮八艳” , 通过对柳如是事迹的考据 , 来展现明清鼎革、江山易主之后 , 有爱国情怀的士大夫和知识女性 , 追求民族大义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 其中 , 有他强烈的个人投射在里头 , 所谓“六经注我” , 陈先生自己也说过 , 书中“罪言百万” 。 许倬云则评他 , “他写的关怀基本上不在历史本身 , 而是将自己也摆放在历史里 。 ”
另外有一点 , 陈先生的诗学素养也很高 , 他一生颠沛流离 , 写下了很多表达心境的诗歌 , 他担心自己的诗作会丢失 , 所以他学曹雪芹 , 把自己的诗都放进了《柳如是别传》中 。
上书房:上世纪80年代初 , 陈先生著作在他身后十年得以结集出版 , 成为新一代历史学人的必读之书;90年代 , 随着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展开 , 陈先生的文化意义引发更大范围的瞩目 , 其中部分得益于陆键东所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 自此 , 作为学院派教授的陈寅恪被从学界“推”入民间 , 成为公共视域中的知识分子 。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
武黎嵩:到了21世纪初 , 哪怕只是谈论、而非研究“陈寅恪” , 都成为有“文化素养”的表现 。 当然 , 谈的大都是他的家世、学问 , 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传奇故事 。 抛开这些带流量的故事 , 我们应该看看 , 陈先生给当代中国史学研究带来了哪些影响 , 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
陈先生在文化取向上是偏旧的、传统的 , 但在学术的研究中 , 他又是革故创新的 。 他留欧、留美 , 早年还留日 , 有很高的语言天赋 , 了解法德美日等国的学问 , 可以在书中直接引用这些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 那时的中国人虽然追求时髦 , 但真正能跟国际学术界对话的很少 , 引用的多是二手材料 。 同时他又懂多种民族古文字 , 对近代几个重要的新发现文献 , 如敦煌藏经洞卷子、吐鲁番文书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 他懂得怎样结合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 曾说 , “如以西洋语言科学之法 , 为中藏文比较之学 , 则成效当较乾嘉诸老 , 更上一层 。 ”但他的研究方法都是服务于研究对象的 , 不会像今天有些学者喜欢做的那样 , 在作品中“炫技” 。 陈先生极少在文章中提自己使用了什么理论 , 而是在行文中自然体现自己的研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