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陈先生的“好”,要让更多人懂得
:原题为_上观新闻|陈先生的“好”,要让更多人懂得。
摘要:今天的我们 , 该如何正确理解陈寅恪先生的“遗愿“?
文章图片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画像康红姣绘
梁启超称道他:“我所有著作总和都比不上陈先生几百字 。 ”傅斯年赞誉他 , “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 。 ”他 , 就是陈寅恪 。
昨天是陈寅恪先生诞辰130周年的日子 。 为纪念这位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杰出人物 , 译林出版社推出《陈寅恪合集》 。 作为国内第一部简体横排的陈寅恪作品 , 一经面世便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
陈先生既有著作“必须用繁体字直排出版 , 否则宁可埋入地下”的遗愿 , 译林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出简体横排版?由此深入 , 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和传承陈先生之学术精神?本刊采访人员对话出版策划人江奇勇、合集审读人之一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 , 及图书编辑王珏 , 讲述简体版出版前后“不简单”的故事 。 他们三人的表达各有不同 , 但核心意思是一致的:陈先生的“好” , 要让更多人懂得 。
文章图片
《陈寅恪合集》 , 陈寅恪著 , 译林出版社
「做书:战战兢兢」
上书房:陈寅恪出身世家 , 幼承家学 , 为中国近代史学界集大成者 , 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 在中国学界被誉为“公子的公子 , 教授之教授”(郑天挺语) , 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 , 被视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 。 出版陈先生著作 ,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是应该的 , 但我读合集的出版前言和编选者补记 , 觉得你们不止是敬畏 , 更有一种战战兢兢之感 。 出版这套合集给了你们很大压力?
江奇勇(《陈寅恪合集》策划人、编选者和编审组成员):合集计九种十册 , 分为“史集”和“别集”两套 。 “史集”包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讲义集》六种五册 , 别集包括《柳如是别传(上中下)》《寒柳堂集》《诗存》三种五册 。 第一辑先期推出《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元白诗笺证稿》 。 本月即将上市《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讲义集》四种 。 这套《陈寅恪合集》以“经纬陈寅恪 , 走进陈寅恪”为选编宗旨 , 以为“更多读者接近陈寅恪 , 阅读其著 , 体悟其思”提供好版本为目标 。 “史集”和“别集”的区分就是以陈著本身定位经纬度 , 使普通读者对陈著的认识有个大概的方向 。 “史集”为纬 , 侧重展现先生的学术创见 , “别集”为经 , 侧重彰显先生的学人风范 。 这一区分并不具有严格的学术意义 , 而是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陈先生作品的风貌 。
这套书的体量大 , 出版的工作量更巨 , 我们极其认真地对待这套书 , 绝不是拿识别软件把繁体字改成简体字就开印了 。 事实上我们对待这套书已经到了如履薄冰的程度 , 因为预想到这套合集会引发争议 。
上书房:引发争议是因为陈先生生前留有“不出简体本”的遗愿 , 这已成知识界的固有印象 。 哪位能捋一下 , 这个说法到底从何而来?
武黎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寅恪合集》审读人之一):这一印象可能主要来自吴宓之女吴学昭的作品《吴宓与陈寅恪》(增补本)(三联书店2014年) 。 书中有一段关于陈先生忧心文字改革的文字:
“据美延(陈寅恪幼女)回忆 , 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改革方案以前 , 寅恪伯父即对于中国文字将改为拼音而以简体字过渡 , 持不同意见……寅恪伯父曾托章士钊带话给毛公 。 章老后来告知 , 大局已定 , 不容再议 。 寅恪伯父反对改汉字为简体 , 毕生未写简体字 , 且留有遗言 , 他的著作 , 必须用繁体字直排出版 , 否则宁可埋入地下 。 ”
- 【】新闻调查:决战深度贫困
- 胖次资讯|王砚梅影评:《小岛惊魂》之人吓到了鬼?
- 国民记者|足以让你铭记一生的电影台词
- 掌上新闻|杨幂腿围到底有多细?当她站在栏杆前被拍到后,一时分不清哪个更细
-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贵州省启动气象灾害(暴雨)IV级应急响应
- 央视新闻客户端|江西:考生若体温正常 考场内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 央视新闻客户端|武汉普降大暴雨 城区出现积水
- 中国新闻网|日本东京都知事选举结束 日媒:小池百合子确定胜选
- 央视新闻客户端|小池百合子再次当选日本东京都知事
- 上观新闻|全城数千名新医护刚刚毕业,这些中加联合、多校联合培养的首届医学生更显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