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读史|那得要有多厉害啊,在唐代要能考中进士
引言:“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读到这两句诗时 , 是不是觉得当年的孟老先生表现的有点过于浮夸和激动了 。 相信我 , 看完本文后 , 你一定能领会到出身比较贫寒的孟郊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
一、唐代科考考什么
简单的说在唐代 , 科考主要分明经和进士两科!但严格来说 , 唐代科举分两大类:制举和常举 。 所谓“制举” , 即由皇帝下诏、以招“非常之才”为目的不定期举办的非常规考试 。 考什么 , 怎么考 , 完全由朝廷用人的需求所决定 。 当然 , “制举”只是人才选拨的一种补充方式 , 类似于现在高考中的艺体特招生 。
文章图片
所谓“常举” , 又称贡举 , 是指定期举行的常规性科目考试 。 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 主要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明书(书法)、明算(算数)等五十多种科目 。 其中秀才科等级最高 , 但因为巨难考 , 设立不久即被废除 。 而其他如明法、明书、明算等之类的 , 也都不咋受待见 , 因此常科的重中之重就属明经和进士了 。
那么这两科主要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考试难度不同 。 所谓“三十老明经 , 五十少进士” , 三十岁中明经已经算高龄考生 , 而五十岁进士题名却依然可说是年轻有为 。 因为明经易考 , 主要考“帖经” , 就是抽取经典古文 , 遮住关键字句 , 让考生补充填写 , 说白了就是考考生的记忆力 。
进士的难度则就大多了 。 其重点是考“诗赋” 。 这就要求考生有相当的文学才华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 因为诗、赋都是对韵律有要求的文体 , 诗要音韵和谐 , 对仗工整;赋要文辞华美 , 骈骊顿挫 。 同时还要应题而作 , 临场发挥 。
文章图片
其次是“学历”含金量也不同 。 如果说明经相当于现在的函授本科 , 那进士就是985、211 , 甚至对标清华、北大也绝不为过 。
既然考试的难易程度和“学历”的含金量都不同 , 那在科考风气中 , 自然也就免不了“鄙视链”的存在 。 一般进而言 , 进士出身的瞧不起明经出身的;甚至有些还没考中进士的也瞧不起明经出身的 。
典型例子就是李贺得罪元稹的故事 。 据说李贺十几岁时 , 因受到大文豪韩愈青睐 , 名扬京洛 , 而当时已考中明经的元稹对李贺也十分仰慕 , 还曾亲自登门拜访 。 结果李贺得知元稹只是明经及第 , 直接拒绝不见 。 虽然这个故事真假难辨 ,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 在唐人眼里明经和进士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
文章图片
二、唐代考进士有多难
第一难:录取率极低 。 终唐一代 , 每年录取的进士平均不超过25人 , 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 。 所谓物以稀为贵 , 高中进士在唐朝的尊崇荣耀程度 , 鲜有其他事项可比拟 。
比如 , 有人登第后曾赋诗曰:“元和天子丙甲年 , 三十三人同得仙 。 袍似烂银文似锦 , 相将白日上青天 。 ”进士及第的喜悦如同成仙升天 , 新科进士们的快意之情与世人的追捧艳羡也就不难想象了 。
而且在唐代 , 整个官僚体系内貌似都有一种神圣的进士情结 。 比如一个叫薛元超的宰相 , 说自己生平有三大恨:“一非进士出身 , 二没娶到五大望族之女 , 三没能修国史 。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 连唐宣宗都对进士题名心向往之 , 不能参加科考 , 就在禁内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过把瘾 。
文章图片
然而 , 这看似风光无限的进士之路 , 背后却不知铺垫了多少落榜考生的血与泪 。
【小白读史|那得要有多厉害啊,在唐代要能考中进士】因为录取率极低 , 唐朝甚至产生了一种专门的诗歌类型 , 叫“落第诗” , 且看考了几次都没考中的孟老先生写的《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 , 梦短不到家 。 两度长安陌 , 空将泪见花 。 ”
- 读史十二年|像极了“神仙打架”,史上四场经常的名将对决:全是顶级名将
- 陶子读史|现在却被喊歪了,这个称呼在古代本是对男子的尊称
- 读史十二年|8岁落笔成文,是一代神童,24岁为李世民殉情,她5个月大就会说话
- 十二年读史|为什么遇到卖菜的妇人后,比干才真的死去,比干被挖心不死
- 读史十二年|袁天罡:都能做大官!三人走后袁天罡叹气,三人结伴找袁天罡算命
- 读史|| 经典中国通史81,秦齐暴揍韩赵楚魏燕,并称东西二帝
- 夜读史书|突厥起源于哪里?是现在哪个国家?
- 深更读史|实力也不强,为什么野心这么大?,越南地盘也不大
- 小白养花|颠覆传统,煮倒一体,让喝茶更方便,获得IF设计大奖的煮茶器
- 读史三悟|刘邦没有做到,是不是刘邦不够宠爱戚夫人,戚夫人要刘邦废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