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从一张老照片,聊聊抗战结束后国军的军装到底是啥样?( 二 )
先说军帽 , 照片上八个军官只有两人是大檐帽 , 一个是前排的张灵甫 , 另一个是后排的第四方面军副官处处长赵汝汉 。 这两人恰恰就是照片上两个单位第四方面军和74军职务最高的军官 , 这显然不是偶然 , 说明大檐帽才刚刚开始配发 , 而且是由上而下逐级配发 。
大檐帽对于国军来说 , 也不是第一次采用了 , 早在北伐时期就是大檐帽 。 不过当时的大檐帽帽墙比较小 , 而这次的大檐帽是美式的 , 帽墙的正中部分很高 , 可以缀上更大的帽徽 , 看起来不仅醒目也更神气 。
其余六个人的军帽还都是抗战时期的圆筒小帽样式 , 这种军帽俗称小帽 , 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 , 甚至还有些土气 , 但也是舶来品 , 最早是欧洲滑雪爱好者钟爱的样式 , 所以被称为滑雪帽 。 1930年代 , 德军的山地部队——山地部队和滑雪自然是很有渊源的——就将这种帽子作为军帽 。 到了1943年 , 这种款式的军帽更是成为整个德军的制式军帽 , 称为1943式液战帽 。 不仅是山地部队 , 就连炮兵、装甲兵 , 甚至不是国防军系统的党卫军都将这款小帽作为制式军帽 。
图4:德军1943年式野战帽就是这种圆筒小帽
图5:影片《兵临城下》里德军上校王牌狙击手也戴这种军帽
1930年代正好是中国和德国军事合作最为密切的时期 , 双方军队交往很多 , 中国就将这种军帽引进 , 作为中国军队的制式军帽 。 所以整个抗战期间 , 中国军队从中央军到杂牌军 , 都是戴这种小帽 。 中国军队的小帽和德军的小帽唯一的不同 , 就是中国军队的小帽上帽沿基本成一条直线 , 比较平缓 。 而德军的上帽沿则带有一点尖角 , 更高耸一些 。
图6:抗战时中国军队的制式军帽
而这种帽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帽墙正中的两颗纽扣 。 这两颗纽扣可不是装饰 , 而是有实用价值的 。 将纽扣解开 , 就可以将两片帽耳放下来 , 然后在下巴处再将纽扣系上 , 这样整个脸颊、耳朵就都给遮住了 , 具有很强的保暖作用 。 因为这小帽最早就是滑雪帽 , 当然对防寒保暖是很有心得的 。
图7:两颗纽扣可以将帽耳放下来之后再系上
在过去很多影视剧里 , 八路军的帽子上就只有两颗纽扣 ,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 , 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中国军队一样 , 在两颗纽扣的上面还会有一颗青天白日徽 。
图8:戴小帽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
【张灵甫■从一张老照片,聊聊抗战结束后国军的军装到底是啥样?】再来说说皮带 。 刚巧 , 前排三个人的皮带是三种不同的情况 。 左一是标准的武装带 , 很多人以为皮带就是武装带 , 这是错的 , 武装带严格来说 , 一定是要腰间的宽皮带(最好还是双排扣)再加肩膀上斜挎的窄皮带 , 一正一斜两条皮带组合在一起才叫武装带 。 所以 , 在三个人中只有左一的才是武装带 。 而右一的军官只有腰间的皮带 , 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称为武装带 。
图9:这才是标准的武装带
仔细看左二张灵甫 , 会发现他的皮带材质和另外二人明显不同 。 是的 , 张灵甫的腰带并不是牛皮质地 , 而是和军装一样的布料 。 这正是这套新式军装的一大改进之处 , 在上装的腰部加了一条类似风衣上的有束腰作用的布质腰带 , 用来替代皮质腰带 。 所以 , 可以确定 , 张灵甫穿的就是抗战胜利后的新式军装 。 不过 , 很多人不喜欢这种军装上自带的布质腰带 , 所以后来就取消了 , 只保留了腰部有收腰样式 , 另外再扎皮带 。
在张灵甫旁边的周志道也是新式军装 , 但又和张灵甫的有所不同 , 最大区别就是在肩部增加了肩袢 , 不过肩袢上并没有军衔标志 , 就是一块白板 。 军衔标志还是照旧在领章上 。 当然 , 最后军衔标志还是改到了肩袢上 , 原来领章上的军衔标志则改为兵种符号 。
图10:解放战争时期的白崇禧 , 请注意肩袢上的军衔标志和领章上的兵种符号
- 甘地传@“圣雄甘地”罕见老照片:与少女同浴同睡,死后其骨灰遭信众疯抢
- [老照片]敌旅长抓到红军师长,说:你是当官的,当不了我的兵,去蹲牢房吧!
- [甘地传]“圣雄甘地”罕见老照片:与少女同浴同睡,死后其骨灰遭信众疯抢
- 彩霞讲故事|为何没人造假?这几点,几乎没人做得到,古代银票就是一张纸
- 小历史|农民衣服破旧,老照片:晚清山村的生活
- #老照片#25张你没见过的老照片,凝固的时光!
- [湖北]湖北一农妇去世,后辈清理遗物时翻到一张破纸,揭露她真实身份
- 李鸿章▲李鸿章出使美国的老照片,黄马褂、红顶戴,惊艳纽约时尚圈
- 十里桃花清浅|朝廷四品道台大人,晚清老照片:美丽惊艳的少女弹琴
- 老照片▲老照片:清末街头辛苦谋生的劳动者,个个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