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世界|618年中狂欢节复盘:透视行业三大变化,供应链为中心成行业共识( 二 )


618期间 , 我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表示 , 今年618与往年很大的不同一点在于 , 各大电商平台不仅仅让利给消费者 , 更让利给品牌方和广大供应商合作伙伴 。 只有品牌方和合作伙伴等等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参与者有利可图 , 能够有一定利润增长幅度的发展 , 才愿意和平台一起玩 , 最终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 。
熟悉苏宁的人都知道 , 苏宁一开始就摒弃了零和思维 , 而是秉承先让合作伙伴得益的心态来开展业务 。 哪怕是在疫情期间 , 苏宁也将多年以来构建的“淡季打款、旺季生产”的供应商合作政策做了延续 , 且不打折扣的执行 。
让供应商活的好 , 消费者才能享受到优质产品和服务 , 各种势能才会聚集到苏宁身上 , 最终苏宁才能活的好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 然而要遵守这个“道理” , 苏宁一方面要秉承共赢甚至让利心态 , 一方面要靠其供应链风控体系和资金能力来支撑 。
缩短供应商账期 , 让广大合作伙伴“付出就有收获” , 背后体现的是苏宁运转供应链的综合实力 。 这种实力也可以保障苏宁应对各种商业之外的突发情况 , 承担社会责任 。 比如在今年疫情期间 , 防控升级 , 物流行业影响很大 , 一些电商平台被迫停止了服务 , 而苏宁却依然能这非常时期开展了各种配送服务 , 成为了保障全国消费者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力军 , 为武汉等疫情严重城市的抗疫做了很大的贡献 。
场景变革开启加速度 打破零和博弈探索多种共赢模式
全场景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 , 是苏宁这几年发展的最大看点 。 在这一次618年中大促中 , 表现非常惊艳 。
自去年收购家乐福中国、万达百货以来 , 苏宁的场景变革开启加速度 , 携手各方打破零和博弈 , 探索了多种形态的供应链共赢模式 。
我们还是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
先说618期间 , 增长超过510%的到家业务 。 目前 , 到家服务全国1000家履约中心完成布局 , 3公里范围内配送提速到最快25分钟送达 , 3-10公里范围内实现一日三送 。
其实早在去年 , 苏宁到家业务就已形成的“1小时达+半日达+预售自提”的模式 , 这一模式降低了物流履约成本 , 提高了配送和营业效率 , 且让用户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综合服务 , 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小时生活圈” 。 今年疫情期间 , 这张立体网成为无数消费者安稳“宅家”的基础设施 。
为什么到家业务增幅如此之快 , 除了消费市场倒逼以外 , 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苏宁已经建立其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以及城市末端配送网络 , 能够帮助供应商有效地降低资金压力和物流成本 , 解决各类难题 , 进而方便他们快捷的拥抱消费者 。 多种举措之下 , 供应商自然愿意和苏宁一起玩 , 携手探索一系列供应和履约服务 。
在这种基于全场景的理念升级供应链的思维引导下 , 苏宁越来越多的新业务和新模式像“开锅的饺子”一样 , 不断浮出水面 。
苏宁拼购开启“产地直采”模式 , 大幅度简化供应链 , 缩短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时间;心愿家纺利用苏宁的C2M模式 , 通过大数据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提前研判 , 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特点消费需求的产品 , 成为爆款;苏宁遍布全国下沉市场的6000多家零售云门店 , 让无数乡镇创业者成为“拎包入住的苏宁掌柜” , 无需为物流和供货操心……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 限于篇幅无法展开 。 总之 , 只要零售供应链模式和方法论不断创新 , 那么将会反馈到业务能力和消费服务层面的效率升级 , 也将为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刺激、经济复苏提供新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