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至少在38亿年前 , 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 , 在此之后 , 生命就一直生生不息 ,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 地球上曾出现过种类难以计数的动物 , 而其中只有极少数的种类经过了大自然的严酷考验 , 一步一步地演化到现在 。
地球上现存的所有动物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 , 甚至有些动物还演化出了放电的本领 , 而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电鳗 , 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 实验数据表明 , 电鳗能够在一瞬间发出300伏至800伏的高压电 , 最高可以达到860伏 。
电鳗为何能发出800伏的高压电?从细胞的层面来看 , 放电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 , 例如在动物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中 , 就普遍存在着一种被称为“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的蛋白质 , 这种蛋白质通过分解“ATP”获得能量 , 可以对钠离子(Na+)与钾离子(K+)进行主动转运(注:“ATP”即三磷酸腺苷 , 是生物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 。
【电鳗|电鳗为何能发出800伏的高压电?如果鳄鱼咬到电鳗,会发生什么?】如上图所示 , “钠-钾泵”每工作一次 , 就可以从细胞膜外侧吸收两个钾离子 , 同时还会将三个钠离子从细胞膜内侧转运出去 , 随着这个过程的持续 , 细胞膜内外就形成了一个“内负外正”的电化学梯度 , 这被称为“静息电位” 。
拥有“钠-钾泵”的细胞 , 还存在着一种由“内在膜蛋白”形成的离子通道 , 这被称为“钠离子通道” , 当一个处于“静息电位”的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的时候 , 细胞膜外侧的钠离子就会因为浓度差的作用而迅速涌入 , 从而完成放电过程(如下图所示) 。
这种电位变化过程被称为“动作电位” , 通常情况下 , 动物细胞两侧的“动作电位”都会相互抵消 , 并不能形成有序的输出 , 然而电鳗的“电细胞”却是一个例外 。
电鳗的“电细胞”是由肌肉细胞演化而来 , 这种细胞的独特之处在于 , 它只有一侧存在着“钠离子通道” , 因此当其在放电的时候 , 细胞两侧的“动作电位”就不会相互抵消 , 如此一来 , 在这种细胞的两侧之间就能产生稳定的电压 。
如上图所示 , 电鳗的身体除了前端的一小部分之外 , 其它位置都有“电细胞”大量分布 , 每一个“电细胞”都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放电器” , 大量的“电细胞”串联起来 , 就可以产生数百伏的电压 , 而串联起来的“电细胞”又由结缔组织包裹住 , 然后再并联起来 , 这样就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放电器” 。
电鳗可以通过神经系统随意控制自己的放电强度以及持续时间 , 当它们全力放电的时候 , 几乎所有的“电细胞”都会参与其中 , 而这就是电鳗能发出800伏的高压电的原因 。
如果鳄鱼咬到电鳗 , 会发生什么?电鳗的栖息地主要是水流缓慢的区域 , 而这种区域同样也是鳄鱼经常出没的地方 , 由于电鳗行动比较迟缓 , 并且体型又比较大(有些电鳗的体重可以达到20公斤) , 因此鳄鱼常常会产生捕食电鳗的想法 。
在水流缓慢的区域 , 水质通常都是非常浑浊的 , 电鳗常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 其眼睛已经退化得相当严重 , 在这种情况下 , 电鳗演化出了一种独特的感官 , 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电感” , 简单来讲就是 , 电鳗可以在自身周围创造一个微弱的电场 , 然后通过感受该电场的细微变化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
当电鳗察觉到鳄鱼(或者其它有威胁的捕食者)接近时 , 会迅速释放出较强的电流以示警告 , 同时伺机逃离 。 一般来讲 , 聪明的捕食都懂得知难而退 , 但并不是每一只鳄鱼都懂得这个道理 , 也不是每一只电鳗都可以成功逃离 , 那么如果鳄鱼咬到电鳗会怎么样呢?
上图为人们拍摄到的影像 , 可以看到 , 在鳄鱼咬住了电鳗之后 , 立刻就遭到了电鳗的“电击” , 要知道电鳗发出的高压电不但电压可以达到300伏至800伏 , 电流强度也不可小觑 , 一般都能够达到1A(安培)左右 , 在被咬住的情况下 , 这只电鳗必定是倾尽全力在放电 , 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 , 鳄鱼就被电得全身僵直 , 很可能就此丧命 , 当然了 , 这只被咬住的电鳗看上去也不容乐观 。
- 空间站|东方红一号仍在飞行,天宫空间站已值班,能用机械臂带它回家吗?
- 恐龙|世界上最重要的8种恐龙,可能与你想象的不同
- 太阳系|825亿公里外!如果外星人飞船来到太阳系,这里最有可能发现它
- 显微镜|肥皂泡破裂时温度达2万℃,高过太阳温度,为何不烫?
- 世界卫生组织|宇宙有哪些高能事件,你知道吗?
- 科学家|宇宙中五个让人不能深思的问题,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 杭州|神秘的金属球,能吸收太阳能,还有管风琴音乐,是外星人的杰作?
- 荣耀|荣耀60系列爆料汇总:外观、性能、拍照、续航基本都确认了
- 英伟达|「资讯」NV最强AI黑科技?能将文字描述一键转为逼真画像
- 核糖核酸|陈根:mRNA疫苗,还能有哪些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