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华社资深记者讲述自己的“告别赛”( 三 )


更重要的是 , 国球给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 。 没有大学学历 , 从事新闻工作的起跑线比别人靠后 , 但当过专业运动员的经历使我力争上游 , 而报道、学习国球则让我不断地获得前进的动力 。
多年接触 , 一个强烈的感觉是 , 国球的精神武库太丰富了!为此 , 曾写多篇稿探讨 , 如《要利剑 , 更要精神》《国球的品格(详版)》《国球五十年》等 。 记得1999年写的述评《高扬三面旗帜——国球辉煌40年探因》 , 此稿提炼出三点 , 即:顽强拼搏、科学求实、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 2002年年底 , 乒羽中心和中国乒协举办庆祝中国乒乓球队建队五十周年系列活动 , 纪念图书《星光灿烂四十年——乒乓文萃选》一书收录了此文 。 这是此书中极少非体育口作者的稿件之一 。
国球的精神特别是“三面旗帜” , 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地锐意进取 。 在新闻工作岗位上 , 采编的稿件所获好稿奖状有厚厚一叠 , 还获得中国武协颁发的贡献奖 , 尤其是中国体育记协颁发的成就奖 , 可以说是对我付出努力的肯定 。 而这一切 , 都有国球的一份功劳 。
这就是我与国球的缘分!
愿国球在长盛不衰之路上永远前行!
【|听新华社资深记者讲述自己的“告别赛”】前段时间 , 我又拿起了球拍 , 常和几位球友练到出汗 , 体重降了十多斤 , 并一直保持着 。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乒乓馆采访人员比赛时 , 训练局局长李富荣看我打球后评价:“正手一板还可以 , 如果能加上弧圈球 , 就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 ”可惜 , 后来打球很少 , 水平下滑 , 自然也没学会弧圈球 。 多年采访国球 , 而在球技上没有任何长进 , 这大概是我最大的遗憾 。 令人鼓舞的是 , 每周几次练习 , 球技恢复不少 。 当然 , 最重要的是锻炼身体 。 这也是享受国球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