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华社资深记者讲述自己的“告别赛”( 二 )
同一年9月的雅典残奥会 , 是我采访奥运会的告别赛 。 我负责中文签稿 , 也写了一些稿件 , 但乒乓球稿仅有一条:《两个百金十处巧合》 。 巧合的是 , 残疾人选手张小玲为中国夺得残奥会历史上的第100枚金牌 , 联想到张怡宁为中国夺得参加夏奥会历史上第100枚金牌 , 两个百金出在同一赛场 。 于是 , 开始寻找相同之处 , 竟然又发现9个巧合:都是代表团在雅典的第20金 , 都是乒乓球项目 , 都是女选手 , 都是右手握拍(只是直拍与横拍有别) , 都是3比1击败对手 , 都属鸡 , 都姓张 , 名字都是两个字 , 两个百金从一到百都历时20年 。
2005年济州岛亚乒赛是本人采访乒乓球的告别赛 。 那一次 , 中国队丢了女团、男双冠军 , 女单更是“全军覆没” 。 蔡振华说是问题的“总爆发” 。 但是 , 发现问题对以后更重要的比赛来说 , 可以变成好事 。 比赛结束时 , 我写了《慢进则退第17届亚乒赛综述》 。
几十年来 , 乒乓球各种大赛都曾参加报道 , 但分工不同 。 大体是在国外举行的 , 如汉城、亚特兰大、悉尼奥运会和曼谷、釜山亚运会 , 基本上都是采访 , 分管的任务中都有乒乓球;而在国内举行的 , 如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世乒赛都没有采访 , 主要是签发稿件 。
而多届全运会 , 记得1983年上海第5届、1987年广州第6届 , 都曾到现场采访 , 后来则都是在编辑部 。
本人2009年为新华社写的最后一篇乒乓球人物稿是《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 , 也算是职业生涯中写国球也是写国球人物的“告别稿” 。 此稿被收入“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的《激情中国》一书 。
1983年上海全运会期间 , 我分工采访举重和乒乓球两个项目 。 这期间写的两篇稿《中国乒乓球队的新教练——郗恩庭》和《世界冠军的思索——郭跃华告别赛前一席谈》是写国球人物稿的开端 。 后来所写人物稿 , 除了前边提到的数位 , 还有邱钟惠、张燮林、江嘉良、葛新爱、蔡振华、邓亚萍、刘国梁、王楠、王励勤等 。 这些人物稿 , 专门约好采访的少些 , 多数是赛会期间用掌握的材料和见闻赶写的 。 还有很多人们非常熟悉的明星 , 没有机会写 , 留下了遗憾 。 大概是因为缘分不到吧 。
本文插图
悉尼奥运会期间 , 作者(左一)与张燮林(右一)、邓亚萍(右二)及赛事志愿者合影留念 。
感谢国球
从1982年正式跑体育 , 至写最后一篇乒乓球稿 , 已经有28年 。 这些年我采访过很多项目 , 但论缘分之深厚 , 没有一个项目可与乒乓球相比 。
我对国球总是心存感激 。
在中国乒乓球队建队50周年庆祝活动中 , 新华社和几家兄弟单位 , 我和****刘小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张之(已去世)、中央电视台马国力、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鲁光和赵卫真获得“中国乒乓球运动贡献奖” 。 这是国球给予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 记得还评过一次乒乓球十佳采访人员 。
感谢国球 , 并不只为荣誉 。
国球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和用武之地 。 国球在国人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 , 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 。 国球参加的各种比赛和活动大都参与报道 , 采编的稿件已难计其数 。 但有两点也许能说明问题:在所写多篇社级好稿中 , 国球稿所占比例是最大的 。 本人的《新闻写作60招》一书中 , 共选稿件60篇(组) , 其中写国球的占了26篇(组) , 占比也最大 。 成书后请新闻学专家徐占焜作序 , 他看了书稿后说:“没想到乒乓球项目竟然能写出这么多像样的稿子!”
中国乒协、乒羽中心和国家队为采访人员采访提供了方便 。 回忆起来 , 凡要采访可以说有求必应 , 甚至不是采访的事也能满足要求 。 记得新华社团委让我请两位国手来交流指导 , 与乒羽中心主任杨树安一说 , 他爽快地答应 , 并派来赫赫有名的刘国梁和杨影 。 当然 , 我的原则是 , 在没有重要事情时尽可能不麻烦他们 。
- 新华社|新冠检测慢 美政府拿实验室经费开刀
- 新华社新闻像科幻小说!望远镜捕捉到黑洞“吞噬”恒星罕见画面
- 新华社|日媒:日本社会正适应“与疫情共存” 经济活动逐步回归正常
- 新华社|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人体皮肤上存活9个小时
- 大桥|该抓!11人竟跑到港珠澳大桥的桥墩上垂钓
- 新华社|研究发现:26种常与人接触的动物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 新华社|拳击——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史娅卓晋级
- 新华社|研究发现:新冠二次感染症状可能会更严重
- 新华社|像科幻小说!望远镜捕捉到黑洞“吞噬”恒星罕见画面
- 新华社|瑞德西韦治新冠疗效甚微引哗然 欧盟或重新评估订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