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华社资深记者讲述自己的“告别赛”


王俊璞老师退休前是新华社高级编辑 , 从少年时与乒乓球结缘 , 到整个新闻职业生涯写出无数有关乒乓球的重量级稿件 , 可谓对宣传国球贡献最大的媒体人之一 。 本文是王俊璞老师对自己与国球之情缘的回顾 , 分享一位资深媒体人在报道国球过程中所体味的酸甜苦辣 。
|听新华社资深记者讲述自己的“告别赛”
本文插图
当“配角”与“开专栏”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 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囊括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 , 又一次攀上一个峰巅 。
但是 , 对于我这个一直报道乒乓球的“老兵”来说 , 却留下了些许遗憾——由于工作的安排 , 这届奥运会的乒乓球报道 , 我只能当“配角” 。
亚特兰大奥运会报道 , 共写稿近百篇 。 其中 , 乒乓球赛的稿件仅有七八篇 , 乒乓球项目的大部分中文稿件都是由负责英文的同事曹剑杰写的 。
这并非本人不想写 , 主要是担负的其它任务太重了 。 这届奥运会报道 , 我最重要的任务是联系中国体育代表团 , 还负责举重、乒乓球比赛中文报道 , 此外 , 每天要写一篇中国奥运健儿简要战况 , 还要写一篇第二天中国运动员赛事热点 。 赛事热点稿子不长 , 但难度极大 , 因为每天要等所有比赛结束 , 还有半天的时差 , 有时到凌晨编辑部只剩我一人 。 幸亏平时对中国各项目情况都有所了解 , 才艰难地完成了任务 。

|听新华社资深记者讲述自己的“告别赛”
本文插图
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 , 作者(左)和同事与李富荣(中)合影留念 。
过度的紧张劳累 , 以致在奥运会闭幕后至少一个月内 , 形成了一种“习惯” , 乘车或乘船 , 上去后一落座立即睡着 , 到站准能醒 。 幸亏不是开车 , 2004年雅典残奥会后归来 , 新华社报道团带队的徐济成开车回济南 , 到天津附近时睡着了 , 遇到一条沟 , 车造成严重损坏 , 幸亏人没事 。 体育大赛报道的辛苦 , 由此可见一斑 。 2000年悉尼奥运会 , 再次见证了中国乒乓球队囊括4金 。 这次的任务是联系中国代表团并分管乒乓球和跆拳道两个项目 , 感觉比亚特兰大负担有所减轻 。 与以往不同的是 , 乒乓球赛期间为张燮林开了专栏 , 每天一篇 , 他说我写 , 新华社通稿和《体育快报》都发 , 分简版和详版 。 这是一次创新 , 当然也有压力 , 费了不少气力 。
也许算作一个经验 , 2005年上海世乒赛 , 新华社为中国队前总教练许绍发和前副总教练张燮林都开了专栏 。 不过 , 这次比赛我只是签发稿件 , 一条也没有写 。
告别赛
多次参加世乒赛报道 , 对2001年春天的大阪世乒赛印象很深 。 这是世乒赛7个项目的“告别赛” 。 此后 , 单项赛和团体赛就分别举行了 。
在大阪 , 见证了中国队再次囊括7项冠军 , 目睹了刘国正对韩国金择洙一战挽救7个赛点的惊天逆转 。
此事 , 我写的消息是《刘国正反败为胜创造奇迹》新华社的《新闻业务》周刊曾有题为《情景交融的现场新闻》文章作了评介:“在有卫星电视现场直播的今天 , 文字采访人员该如何描述这场‘空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比赛?《刘国正反败为胜创造奇迹》一稿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 。 认为此稿“导语简洁而‘抓人”“笔墨没有过多地花在过程上 , 而是穿插背景和场景”…凸显了文字报道的优势 。
2004年3月的多哈世乒赛 , 是本人采访世乒赛的告别赛 。 中国男队蝉联冠军 , 女队则实现六冠王” 。 记得那次王楠的一句话 , “还没怎么打就结束了” 。 我的感觉是 , 中国队做了十分的准备 , 只用了两分 , 冠军就到手了 , 优势是如此巨大!但是 , 中国女队成绩出色 , 却受到了批评 , 我发了一条消息《徐寅生蔡振华为中国女队指出问题》 。 最后一稿是希望国际乒坛再发展的《乒坛“亚欧对抗”何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