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盾公益|《本草纲目》故事:豨莶草治疗中风的故事( 二 )


从前面所讲的传说故事以及这三本明代著名的本草著作记载来看 , 豨莶草主要是用于中风类疾病和风湿类疾病的治疗 。 特别是豨莶草治疗中风疗效的发现应该是在唐代 , 而且被多位要人向朝廷作为宝贵验方献出的 , 历经1500多年的临床应用 , 仍然是效果非常的 。
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6种以豨莶草为主药的中成药 , 其中豨红通络口服液、豨莶草通栓丸及豨莶草通栓胶囊是治疗中风类疾病的 , 特别适合于瘀血阻络、风痰痹阻脉络等引起的中风及其后遗症 。 豨莶丸、豨桐丸及豨桐胶囊是治疗风湿类疾病的 , 特别适合于风湿热阻经络及风湿热痹证 。
药盾公益|《本草纲目》故事:豨莶草治疗中风的故事
文章图片
豨莶草植物图
今天的豨莶草的临床应用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用于中风 , 半身不遂 , 腰膝无力等症:本品酒制蒸熟又能强筋骨 , 适用于四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
2、豨莶草为祛除风湿常用要药 , 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症 , 常与臭梧桐同用 。 且本品性味苦寒 , 又有化湿热作用 , 故痹痛偏于湿热的病症尤为适宜 。
3、本品生用还能清热解毒 , 用于疮疡肿痛、风疹湿疹瘙痒等症 , 内服外用均可 。
药理功效
中医认为豨莶草性味辛、苦 , 寒 。 功能祛风湿 , 利关节 , 解毒 。 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 筋骨无力 , 腰膝酸软 , 四肢麻痹 , 半身不遂 , 风疹湿疮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
现代研究表明豨莶草含生物碱、酚性成分、豨莶苷、豨莶苷元、内酯化合物、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苦味质 , 还含有微量元素Zn、Cu、Fe、Mn等 。
豨莶草主要有抗炎镇痛作用、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抗血栓形成作用及改善肠系膜微循环、降血压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等 。
此外 , 豨莶草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抗早孕作用以及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作用 。
这些药理作用研究结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为传统中医应用豨莶草治疗中风类、风湿类以及皮肤炎症、风疹湿疮类疾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药盾公益|《本草纲目》故事:豨莶草治疗中风的故事
文章图片
豨莶草中药图
民间验方
关于豨莶草 , 民间流传很多单方、验方 , 临床应用均有效果 。 如:
1、治疗疟疾
取干豨莶草50~75g , 每日2次煎服 , 连服2~3天 。 小儿递减 。 治疗63例 。 症状控制55例(当天控制23例 , 隔天控制24例 , 第3天控制8例) , 无效8例 , 有效率达87.3% 。 2、治疗高血压
豨莶草、臭梧桐、夏枯草各9g 。 水煎服 , 每日1次 。 或:豨莶草30g , 地骨皮10g , 浓煎分2~3次服 , 治高血压67例 , 舒张压降低2.7kPa以上35例 , 占52.2% , 降低1.33kPa以上者22例 , 占32.8% , 总有效率85.1% 。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豨莶草1份 , 臭梧桐2份 , 按此配伍 , 研末 , 制成药丸 , 每次6~8g(渐增至12~15g) , 每日2次 , 治疗15例 , 平均用药18天 , 临床症状消失9例 , 显著好转5例 。 4、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豨莶草30克 , 山栀子9克 , 车前草、广金钱草各15克 。 加水1000毫升 , 煎至300毫升 , 分2次服 , 每日1剂 , 疗效满意 。
5、治疗银屑病
豨桐丸(含豨莶草、梧桐子) , 每次8~10丸 , 每日2~3次 , 共治疗20例 , 有效率达81.8% 。 6、治疗慢性肾炎
豨莶草30g , 地耳草15g 。 水煎冲红糖服 。 7、治疗风热上攻 , 牙齿疼痛
豨莶草 , 霜后收之 , 晒干为粗末 。 每用9克 , 以滚汤泡 , 任意漱之 , 醋煎尤妙 。 8、治风湿顽痹 , 腰膝酸楚
豨莶根二至三两 , 同猪脚(七寸)一只 , 黄酒四两 , 酌加水煎 , 分二至三次服 。 9、治疗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