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一起滚雪球 | 工银瑞信张宇帆:大制造主要看好三条投资主线( 二 )


为了维持产业链的稳定 , 很多国产的供应链公司能够获得新的机遇 。 以前很多企业可能产品性能达到了 , 但是下游客户的准入非常困难 。
客户不愿意轻易尝试新的供应商 , 这样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接触 , 慢慢获得客户的信任 , 再逐步打开市场 , 这个最初准入的过程很困难 。
但是在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 , 下游客户主动去开放产业链给国内公司 , 积极进行试用 , 准入的门槛大幅下降 。
一些产品性能不错的公司 , 在得到了试用的机会之后 , 很快就凭借着不错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实现了国产替代 。
终端客户为了培育自己自主可控的供应链 , 也会对国产的供应商进行指导和扶持 , 让他们能有更快的发展 。
问题:我国大制造业有哪些优势?
张宇帆:我们投资在大制造这个领域 , 也是认为这块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 制造业跟消费和医药不一样 , 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比较辛苦 , 没有办法躺赢 。
然后又不断有各种技术进步 。 但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比较好的阶段上 , 这里面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
从政策层面是非常支持制造业的 。 在大国博弈的过程当中 , 支持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增强我们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
所以从各种政策来看都很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 支持优质的企业去做强做大 。
从制造业本身的发展来看 , 我们也处在一个从大而不强逐渐走向国际先进的阶段上 。
我们在很多制造业上都已经走到了国际前列 , 包括像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 , 我们都在国际上有了很强的竞争力 。
有很多企业通过参与到全球的供应链当中去 , 通过最严格的客户的打磨 , 也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公司 。
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 国内的人工成本非常低 , 工程师红利还在延续 。
国内很多制造业企业的机制非常灵活 , 对客户的需求响应很快 。 这些都使得国内企业在同样的产品性能的情况下 , 会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
同时我们的国内市场非常广阔 , 国内需求非常旺盛 , 但是过去有很多中高端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在国内的制造业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提升之后 , 就可以去承接这些过去未被满足的需求 。
当然 , 制造业往往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 , 在这些企业成长起来之后 , 往国际去拓展的市场空间也是非常广阔的 。
另外这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很多 , 可能是一个风险 , 也可能是个机遇 。 技术的进步可以使得新产品的性价比大幅提升 , 创造出很多新增的需求 , 使得新产品新技术的渗透率快速上升 。
同时每一轮的技术进步都可能会颠覆市场格局 , 让原有的玩家掉队 , 让新进入者弯道超车 。 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作为追赶者 , 就有可能在技术进步的浪潮中实现赶超 。
02
挖掘大制造里优质公司的方法论
问题:找到大制造里的优质公司 , 最关键的是去挖掘哪些因素?
张宇帆:我们希望去寻找有潜力的赛道 , 拥有长期广阔的成长空间、快速增长的需求、较好的商业模式 。
这个产业我们希望他是处于成长期的行业 , 渗透率还比较低 , 未来随着渗透率的提升 , 能够看到需求的快速增长 。
在找到这个产业链之后 , 他的上下游环节可能会比较长 。 我们希望从中去寻找相对强势的环节 。
在行业情况很好的时候 , 这个环节可能拿到最多的利润;在行业情况下行或者比较困难的时候 , 这个环节也可以通过挤压上下游的利润 , 来维持相对比较好的情况 。
比如说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 我们觉得像动力电池可能就属于一个议价能力比较强的环节 , 很多材料企业 , 比如说正负极、隔膜、电解液这些公司就是它的上游 。
电池对于这些上游的领域 , 议价能力是比较强的 , 动力电池的下游就是这种整车厂 , 下游整体比较分散 , 所以动力电池对于上下游的整个的议价能力相对还是比较强的 。
最后 , 我们在这个环节当中去寻找其中最有竞争力的公司 , 跟随公司成长 。
在很多制造业行业当中 , 我们发现优质企业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力 。 他们会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去提升产品的性能、去布局未来的新产品梯队 , 体现为技术水平高、产品性能好价格高 。
相应地 , 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都要更高 , 对于行业有更强的定价权 。 同时 , 因为市场份额高 , 规模优势明显 , 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能力强 , 所以整体的成本还能比别人低 , 这样综合利润率就明显高于行业水平 , 稳定性和成长性也会明显强于其他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