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穷游中国|如何正确从孩子手里“夺走”手机?,抢手机、掐网线、改密码( 二 )


在真正关心我们的人那里 , 我们获得掌控感 , 或者是获得被鼓励赞赏的感觉 , 这是一种健康的满足 。
如果现实世界中没有获得这种满足感 , 电子游戏就来招手了:来啊 , 你要的满足 , 我能给你!
在现实生活中 , 孩子没有获得满足感 , 没有获得掌控感 , 所以他们宁愿沉溺在虚拟的“安全岛” 。
3.
我女儿算是不太爱玩手机的孩子了 , 但是每当我们工作忙 , 没有人陪她的时候 , 她总是会问我:妈妈 , 我好无聊 , 我可以看一会电视吗?
或者有时候带她出去吃饭 , 小孩子早早就吃饱了 , 大人还在聊天说话 , 孩子这时又会闹着玩手机了 。
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这样的场景 , 真的是孩子离不开手机吗?
其实并不是 。
他们就像多余的人一样 , 在周围的环境中游走 , 心情当然会有些沮丧 。
当一个孩子缺乏自发意识的时候 , 对周围的事情缺乏兴趣、好奇心、创造力 , 或者是他们的自发意识被家长打击 , 告诉他们“乖乖的 , 不要乱动”时 , 他们当然会受挫 , 感到无聊 。
如果这个时候 , 我们指着这些低头玩手机的孩子说 , “你看现在的孩子就知道玩手机” , 是不是对他们太不公平了?
如果能“玩”家长 , 他们一定不会选择玩手机 。
孩子对网络的痴迷 , 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 , 他们需要帮助了 , 而不是一味地恐慌 。
一人穷游中国|如何正确从孩子手里“夺走”手机?,抢手机、掐网线、改密码
文章图片
记得有一段时间 , 很流行一个游戏叫《我的世界》 , 游戏内容大概是玩家可以任意在空地修建城市 , 房屋 , 放置不同的人物和故事 。
我虽然没有玩过这个游戏 , 但是听小朋友们讲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吗?
如果家里有人跟孩子玩过家家 , 如果生活中有激起他们好奇心、创造力的事情 , 他们怎么会选择用手机玩过家家?
游戏的一个积极作用 , 就是让孩子提升对失败、失控、挫败的应对能力 。
这是真实游戏能给孩子的成长 , 电子游戏在模仿家长的角色 , 给孩子像家 , 像父母一样的体验 。
4.
玩手机有多香 , 我们成年人深有体会 。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 , 玩一把游戏释放一下 。 需要博得关注的时候 , 在社交平台发个动态 。 心里空虚的时候 , 刷个剧爽一下 。 电梯碰见熟人不想尬聊的时候 , 还能拿出手机避免尴尬 。
要说手机给人带来的满足的确是不少 , 可是 , 为什么我们不希望孩子去从手机里获得这样的满足感?
一人穷游中国|如何正确从孩子手里“夺走”手机?,抢手机、掐网线、改密码
文章图片
因为我们成年人可以处理这些信息 , 而一个孩子却无法承受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在提到数字时代的时候指出 , 人在不成熟的时候 , 其注意力机制是无法处理过量信息的 。 过量信息会导致人注意力、记忆力、信息检索能力出问题 , 如果注意力一直在处理过量信息 , 它们就无法重复发育 。
孩子的注意力 , 很可能被过量的信息轰炸 , 从而让他们本来就不成熟的注意力 , 被分散得更多 。
再加上 ,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大量的镜映来完善自我 , 他们需要的是从父母、老师、同龄人这些“镜子”里 , 看到真实的自我 。
他们是好是坏 , 是值得鼓励的还是有挫败感的 , 都可以从别人的“镜子”里实现自我整合 。
可如果我们把孩子交给了手机 , 交给了电子游戏 , 让电子游戏成为他们的“镜子” , 那他们很难看到真实的自我 。
在游戏里 , 他们永远被接纳 , 永远被鼓励 , 永远可以重新开始下一局 。 如果这就是孩子以为的真实人生 , 那该多可怕 。
低龄儿童的镜映 , 最好不要来自手机 。
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 , 家长没有办法从孩子手中“夺走”手机 , 这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