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洪德堡之战:持续八日、斩首三百,为何成为宋夏百年战争的转折点?( 二 )


于是 , 在“前军已远 , 中寨方来”之时 , 折可适在望见西夏梁太后的旗号之后 , 立即率军从洪德堡杀出 。 同时 , 肃远寨等各路伏兵也随即杀出 。
宋军伏兵开始猛烈暴击西夏主力 。
伏击战事激烈异常 , 从十八日卯时一直持续到戌时 , 宋夏两军始终“血战不已” 。
宋军李浩所部 , 在十八日午后时分赶到洪德堡战场 。 但因为西夏铁骑断后 , 加之自己长途行军 , 所以李浩所部未敢轻易投入战斗 。
于是 , 西夏军队断后的铁鹞子精骑 , 转入大军中寨 , 应战洪德堡等路出击的宋军伏兵 。
随即 , 战场局势逆转:折可适的伏兵难以招架西夏铁骑冲击 , 硬是被怼回了洪德堡 。
之后 , 宋军据寨堡应敌 , 在堡下道路撒上铁蒺藜、在堡上架上神臂弓 , 对城下的西夏军队实施远程打击 。 宋军的野战伏兵主力 , 则入城休息 。
西夏精锐铁骑奔冲不已 , 对洪德堡发动猛攻 。
战事又进行到午夜时分 , 西夏的骑兵部队在遭到宋军猛烈的远程打击之后 , 开始上山躲避 。
【历史故事】洪德堡之战:持续八日、斩首三百,为何成为宋夏百年战争的转折点?
文章图片
十九日子时 , 折可适所部再次打开洪德堡大门 , 陷阵冲杀 。
这时候 , 西夏军队瞬间陷入崩溃 , 从有组织作战演变成无组织的溃散 , “自相腾塌 , 坠入坑谷 , 驼马、甲士枕籍积叠死者不知其数” 。
这就是宋夏洪德堡之战:西夏进攻、北宋防守;西夏撤退、北宋伏击;最后 , 北宋伏击获胜 , 西夏溃败出境 。
战后 , 章楶对战场杀敌进行详细统计 。 宋军斩首千余级 , 扣除己方损失 , 获首仅三百余级 。 “除亡失与所获准折 , 计获首级三百二十一级” 。
这是一场精彩的伏击战 , 但斩首也才三百余级 。 所以 , 洪德堡之战 , 怎么说也不是大胜 。
然而 , 此战却被评价为宋夏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会战 , 成为宋夏战争的根本转折点 。 这又是为什么?
宋夏洪德堡之战 , 有这样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野战成功的战事 。
公元1040年三川口之战 , 北宋的机动援军被李元昊全部歼灭;公元1041年好水川之战 , 北宋的伏击部队被李元昊全部歼灭;公元1042年定川寨之战 , 北宋的伏击部队再被李元昊全部歼灭 。 之后便是庆历和议和雷声大雨点小的第二次宋夏战争 。 第三次宋夏战争以元丰伐夏为高峰 , 却以永乐城惨败收尾 , 宋军战绩惨不忍睹 。 (扩展阅读:宋夏定川寨之战:宋军第三次死在川字劫 , 是文官无能还是武将冒进)
宋夏真正势均力敌的较量 , 主要是第一次宋夏战争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 。 其余全是力量不对称的较量 。 但无论是哪种较量 , 除了甘肃方向 , 北宋一直打得窝囊至极 。
【历史故事】洪德堡之战:持续八日、斩首三百,为何成为宋夏百年战争的转折点?
文章图片
到第四次宋夏战争 , 公元1092年的洪德堡之战 , 宋军终于打赢了一次 , 而且是正面野战打赢 。
一直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 因为失败提供了为何失败的教训 。 但实际上 ,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 因为成功提供了可以成功的攻略 。 攻略比教训更重要 。
教训仅提供了成功的部分必要条件;而攻略则提供了成功的全部必要条件 。 按照教训去操作 , 只能避免上一次为何失败的陷阱 , 却避免不了未被发现的陷阱 。 按照攻略去操作 , 则可以忽略全部已知或未知的陷阱 , 而直接取得成功的结果 。
怎么才能打败西夏人?按照洪德堡之战的攻略去操作 , 北宋就能打败西夏人 。 这就是洪德堡之战的最大意义 。
第一次设伏成功的战事 。
战术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一是想方设法获得形势优势 , 包围就是形势优势 , 彻底包围则是足以封神的操作 。 另一个是在敌我双方拼尽浑身解数而死磕鏖战的情况下 , 还能拿出一支机动部队 , 相当于手里一直捏着大招没放 。
北宋即便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 也能做到第二点 。 因为北宋的优势就是人多兵多国力强 。 但北宋始终无法取得战场上的形势优势 。
公元1041年好水川之战和公元1042年定川寨之战 , 宋军的战场操作与此次洪德堡之战如出一辙 。
【历史故事】洪德堡之战:持续八日、斩首三百,为何成为宋夏百年战争的转折点?
文章图片
好水川之战 , 宋将任福所部就是要去包抄李元昊的后路 , 结果却被李元昊来了一个反包抄 。 定军寨之战 , 葛怀敏所部也是要去包抄李元昊的后路 , 结果再被李元昊来了一个反包抄 。 而原因都是任福和葛怀敏急功冒进 , 而文官统帅根本镇不住这两个武将 。 (扩展阅读:只会做官家的宋仁宗 , 三个盖世人杰的边帅 , 操作了一场好水川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