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伤亡比26:1,这不是战争,而是屠杀( 四 )


四、国军惨败的原因国军中条山惨败 , 既有抗日战争大环境和中日两军实力差距等客观因素 , 也存在诸多显而易见的主观因素 。
第一 , 消极防御 , 存在畏战轻敌思想 。
忻口战役和太原会战之后 , 国民党连战连败 , 不断丢城失地 。 在华北已大部沦陷的情况下 , 中条山已然成为阻止日军进一步西进陕西、南犯河南的战略屏障 。 由于中条山东西横亘于山西之南、黄河之北 , 犹如一堵高墙横亘于日军南下的前进道路上 。 对国民政府而言 , 只要确保中条山根据地 , 就可喘息一时 , 并可争取时间重新调整抗战部署 。 但是 , 由于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按照“攘外必先安内”原则 , 长期奉行消极抗战政策 , 每次战役都是被逼无奈之举 , 都成了苟且偷安的权宜之计 。
第3军军长唐淮源
按说 , 国民党在中条山经营数年 , 如果对守军进行持续整训 , 并认真研究日军作战规律 , 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御演练 , 是不至于一败涂地的 。 国军在组织防御的同时 , 并没有充分依托防御阵地 , 适时配合其他战区发起战略性反击 , 而是一味消极防守 , 最后在日军凌厉攻势面前土崩瓦解 。 这和第一次大战时期法军在马奇诺防线的消极防御 , 如出一辙 。 试想一下 , 如果国军采取前期经验 , 依托既设阵地 , 以阵地战辅以积极的游击战 , 或者在日军发起总攻之前 , 对其发起攻势作战 , 甚至采取外线作战或迂回包围 , 其结局或大有不同 。
正是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立场出发 , 蒋介石一开始就没有对中条山战役予以足够重视 。 在日军战役企图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 , 蒋介石既不增兵以坚决抗击 , 也不撤兵以保存抗战火种 , 最终导致苦心经营的根据地落入敌手 。
再者 , 中条山守军普遍存在轻敌思想 。 国军在中条山经营三年之久 , 认为其防御体系固若金汤 , 一些人甚至将其吹嘘为不可逾越的“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 加上前期曾击退日军多次小规模进攻 , 国军由此产生一定的轻敌情绪 , 尤其是对于战役爆发前几个月日军在中条山附近的频繁活动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 甚至对日本方面高频度的谍报活动也未给予应有重视 。 日军在战前派出大量奸细扮作商人前往中条山地区打探情报 。 另据说 , 当地村民在战前曾向国军报告发现小股空降日军 , 但守军不以为然 。
第98军军长武士敏
第二 , 指挥不当 , 对日军战役企图判断失误 。
将是主心骨 , 打仗先打将 。 一将无能 , 累死千军 。 国军惨败首先败在指挥层面 。 临阵换将自古乃兵家大忌 。 蒋介石调离孙蔚如的第4集团军姑且不论 , 还因卫立煌与八路军走得过近而生疑 , 因而完全按“政治正确”原则来选将用人 。 中条山大战在即 , 蒋介石却召卫立煌到重庆述职 , 后将其软禁(也有说他开战后又回到洛阳指挥作战) 。 这样一来 , 中条山战役实际上是由参谋总长何应钦指挥的 , 而何应钦对中条山防御部署不甚明了 , 甚至连各部实力强弱都不清楚 。 让这样一个人来统御20万大军与日军作战 , 岂不如同儿戏?
所以说 , 从战役指挥层面看 , 与其说是卫立煌在行使名义上的指挥权 , 不如说是何应钦在搞实际上的瞎指挥 。 然而 , 卫立煌也好 , 何应钦也好 , 战役开始后都脱离前线 , 这与日军指挥官多田骏亲临一线指挥大相径庭 。 在加之战役开始后日军实施特种作战 , 基本上瘫痪了国军的指挥体系 , 导致上级命令无法得到贯彻落实 , 各部只能仓促应战 , 失败已不可避免 。
在战术层面 , 国民党贯彻要地防御作战思想 , 将第3、第13、第17、第80和第98军 , 沿中条山东西100余公里的宽大正面按“长蛇阵”一字排开 , 缺乏纵深配置 , 也没有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部队 。 日军按照“两翼卷击、中央突破”战术发起攻击后 , 国军已全然无力调整防御 , 只能被动挨打 , 疲于应对 , 各部之间由于指挥体系失灵也毫无配合可言 。 待日军攻占重镇垣曲之后 , 国军被东西拦腰切断 , 防御体系已经岌岌可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