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 二 )


随着康熙对曹寅信任度的提升 , 两人在密折中还讨论封疆大吏、科考弊案、“朱三太子”这些更为重要的时政密闻 。
比如大学士、史官、户部尚书熊赐履辞官归隐江宁后 , 曹寅1708年春奉命注意熊赐履的动向 。 1709年 , 曹寅收到康熙朱批:“熊赐履近日如何?”曹寅奏报:
短短几句 , 信息已相当可观 , 明确回复了皇帝所要知道有关熊赐履的种种疑问 , 言简意赅 。 康熙对曹寅的办差效率非常满意 。
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
文章图片
1.掌握第一手资料
康熙的密探来自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 , 这些人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密折 。 大到辖区内的民政、军事、官吏任免、谋反叛乱 , 小到气候好坏、钱粮米价、街谈巷议 , 都是康熙想要知道的内容 。 密折避开了公开、繁琐的官样文章 , 无疑给康熙提供了知晓天下事的第一手资料 。
2.提高行政效率
密折制度简化了明代以来繁琐的文书处理制度 , 提高了清政府的行政效率 。 下情能及时上达、上谕能快速贯彻 , 而且专人专办 , 整个流程简洁高效 , 康熙“身在深宫之中 , 而照明四海之内 。 ”
3.利于中央集权
正是由于密折的私密性 , 皇帝和群臣一对一的直接对话 , 群臣一方面可以直言进谏 , 另一方面又可广开言路 , 大臣们相互牵制 , 对自己的权力和职责有所敬畏 ,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而且凡密折奏事之人 , 必是康熙的宠臣 , 群臣为了获取皇帝的信任 , 自然勤勉于政 , 献媚君上 , 君主专制也得以强化 。
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
文章图片
结语:
据史料记载 , 康熙一朝 , 密折奏事的官员有100多人 , 时至今日 , 保存完好的康熙朝密折共有3000多件 。
如果没有心腹耳目定期奏报 , 康熙高居庙堂之上 , 根本无从知道各地的真实状况 , 仅靠6次南巡是远远不够的 。
清初的统治者还有“反清复明”势力的威胁 , 比如“朱三太子”朱慈焕 , 他是前明皇帝唯一幸存的儿子 , 本来以化名在山东教书 , 但在1708年 , 浙江等地的多起骚动都假借朱三太子之名而起 。 曹寅、李煦在密折中都及时奏报了重要信息 , 做到了防微杜渐 , 让康熙倍感安心 。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 他在位61年 , 内政外交功绩卓著 , 这与他施行的密折制度也有一定关系 。
雍正登基后 , 密折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规范 , 使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