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

大名鼎鼎的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巨匠 , 一部《红楼梦》位列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 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 。 而《红楼梦》中的贾家就是以曹雪芹自己的家族为背景 。 他的祖父曹寅 , 官通政使 , 任江宁织造 。 当然 , 这只是明面上的身份;实际上 , 曹寅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 , 那就是康熙皇帝的密探 。 自1690年起至1712年殁故 , 曹寅的密探生涯长达22年 。
【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那么 , 密探曹寅是如何向康熙皇帝传递情报的呢?这些情报对康熙治理国家又有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为你细细道来 。
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
文章图片
在康熙朝 , 各省官员与京官就行政问题以“本章”向皇帝奏报 , 而“本章”主要是通过通政司或内阁递呈 , 也就是说 , 本章在进呈皇帝阅览之前 , 其内容已经摘简 , 格式也经过检核 。
过了那么多人的手 , 保密性可想而知有多差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康熙想要掌握第一手资料 , 只能另辟蹊径 。
由于吸取了明朝专职特务机构如锦衣卫、东厂、西厂的教训 , 清朝统治者没有设立公开的特务机构 , 英明如康熙 , 更不可能重蹈覆辙 。
清初南方地区是反清复明势力最为庞大的地区 , 为了巩固统治 , 康熙在江南设立“三织造署” , 其职能除了给宫中供应丝织品外 , 最重要的就是给皇帝提供秘密情报 。 康熙曾多次叮嘱江宁织造曹寅:“以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 , 必具密折来奏 。 ”
密折直接进呈至宫中 , 仅由皇帝一人亲览 。 而最早运用密折制度的两个人 , 就是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 。
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
文章图片
密折不拘格式 , 可以自由书写 , 也不用做裱褙、提要、副本这些纯属形式上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事情 。 简言之 , 密折的特点就是快捷、高效、私密 , 只奏报对皇帝而言有分量的信息 。
曹寅的密折都是缮写在长长的纸上 , 纸折成手风琴形状 , 可以平展开来 , 或折成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小册子 。 放在一个用封条封好了的小信封里 , 封条的上面写“固” , 下面写“封” , 信封上写着“奏折” 。 然后再用一只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封 , 用一根白纸条扎住大信封 , 并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衔阶和名字 , 外包装用白纸包好 , 在包装口下方再写一遍衔阶和名字 , 最后用来封箴的几个字是“臣寅”“叩首谨封” 。
这些程序做完后 , 密折再被放入一个特制皮匣 , 皮匣有两把钥匙 , 一把交给奏折官员 , 一把由皇帝保管 , 任何人都无法开启 。
对于保密性 , 康熙非常重视 , 他叮嘱曹寅:“倘有疑难之事 , 可以密折请旨 。 凡奏折不可令人写 , 但有风声 , 关系匪浅 。 小心 , 小心 , 小心 , 小心 。 ”
我们常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康熙连说了四遍 , 可见其对密折的重视程度非同寻常 。
康熙批示密折也从不假手他人 , 有一次他因右手病痛不能写字 , 就改用左手批示 , 绝对要亲力亲为 。
阿铭谈历史|长达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传递情报的?,原创
文章图片
密折的传递也是慎之又慎 。 曹寅和李煦都是用信得过的“家人”作为私人信差 , 把密折递送到奏事处 , 并交由康熙的亲信太监来处理 , 直达圣听 。 康熙阅批后 , 再经由原途径下达给上奏者 。
信差步行往返江宁和北京的时间是29到35天 , 这种专人专事的制度 , 使密折绕过了所有的正常渠道 , 未经批准的人完全没有机会读到这些奏折 。
曹寅奏报的内容包括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 , 每道奏折长度一般不超过300字 。 天气问题如雨水、冰灾、旱情 , 粮食问题如收成、米价、流通 , 社情民意如疫病、民情、流言、官吏贪廉 , 都是康熙关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