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料打下去后,怎么都不发窝,到底是没有鱼,还是死窝了( 三 )


方向一、更换钓点

这里指的更换钓点 , 并不是说收拾渔具 , 换一个水域 , 而是建议 , 确定是没有鱼口、没有小鱼闹窝 , 不是噪音源导致的死窝 , 就可以在原有的钓点附近 , 重新开一个新窝点 , 而具体的做法 , 又根据情况分为两种:
1、因动静大导致的死窝 , 在原窝料附近2~3米处开一个新窝点即可;
2、因窝料、钓饵香型差异导致的死窝 , 在原窝点附近7~8米开一个新窝点即可;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 , 是因为 , 如果是因为味型原因导致的 , 至少要相隔7~8米 , 才能消除原有窝料造成的影响 , 当然 , 同时也要调整饵料味型;
如果是因为起鱼导致的 , 其实影响最大的 , 就是大鱼中钩时的位置 , 也就是钓点所在的位置 , 我们只需要偏离钓点2~3米左右 , 重新开一个窝点;
只要耐心的等上一段时间 , 有很大的概率 , 鱼群还是会回到窝点附近 , 当然 , 具体等多久 , 这就不太好确定了 。
方向二、调整饵料味型

关于这一点 , 其实说白了 , 就是野钓减少药酒的使用数量 , 取消添加小药这种行为 , 主要原因 , 是因为市面上大多数的药酒 , 或多或少添加了一些工业香精;
而大多数的小药 , 除了果酸 , 很有一部分是添加了化工用香精 , 这样味型浓度 , 和散布持久性 , 能显著提高 , 但是这种材料进水之后 , 并不会很快就挥发完;
对鱼来说 , 什么时候这些工业、化工成分被水域彻底稀释到安全阈值以内 , 什么时候才会进窝觅食 , 当然 , 这一类化工产品 , 根据散播距离不同 , 味型浓度有明显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要距离原窝点7~8米 , 将饵料味型浓度降低一半 , 甚至更低时 , 很快就能发窝的原因了;
方向三、打窝、补窝的数量 , 可以按照公式来大致操作

关于打窝、补窝时 , 窝料的数量怎么控制 ,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定论 , 但是 , 不少老鸟 , 经过实战 , 大致得出一个公式 , 就是根据垂钓时长 , 目标鱼预估体型做参照 , 得出以下这么两个公式:
1、长时间守钓 , 守钓时间大于3天以上 , 首次打窝按照目标鱼体重3倍投放窝料 , 补窝应在头窝之后24小时再进行 , 按照头窝的五分之一投放 , 每6~8个小时补窝一次;
2、短时间作钓 , 作钓时间短于3天 , 首次打窝按照目标鱼体重的一半投放窝料 , 补窝再头窝后6~8小时再进行 , 按照头窝数量的三分之一进行投放 , 每2个小时补窝一次;
举个例子 , 长时间守钓 , 目标鱼6~10斤的鲤鱼或者草鱼都可以 , 那么我们窝料的数量 , 就可以按照首次打窝20斤~30斤左右 , 然后24小时后再次投放4~5斤窝料 , 然后每隔上6~8小时 , 就继续投放5斤窝料;
这样操作 , 可以保证头窝的窝料 , 吸引到大面积范围内的大鱼进窝 , 20~30斤的窝料 , 就算让进窝鱼吃饱了 , 残留下的窝料数量也不会太多 , 随后一天大约3~4次的补窝 , 则能很好的控制住进窝鱼觅食的节奏;
这样在长时间守钓过程中 , 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投喂习惯 , 从而稳固大鱼进窝的频率和频次;
而短时间作钓 , 完全是以少量、勤抛、勤投 , 力争在短时间内 , 吸引附近的鱼群进窝觅食 , 所以窝料的数量始终处于一个不太饱和的节奏 , 这样能做到有效留鱼;
总结:

关于打窝和死窝 , 实战之后的情况 , 并不止以上几种 , 而且上述方法 , 并不适用于所有死窝之后的处理 , 毕竟钓鱼这个事 , 充满了动态的不确定性;
【「」窝料打下去后,怎么都不发窝,到底是没有鱼,还是死窝了】但是 , 钓鱼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 每一种我们不知道的鱼情出现时 , 对我们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 解决了一个问题 , 再遇到一个新的问题 ,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不断积累我们的经验、常识 , 这比渔获的数量 , 能得到更多的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