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历史故事】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文章图片
中行说:汉家贱如草 , 出塞成良谋
国人对汉奸的痛恨有时比痛恨侵略者更甚 , 如汪精卫、洪承畴等等 , 但对于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汉奸中行说 , 相对来说人们的看法就有些不太一致 。
因为 , 他走上汉奸之路 , 有很大程度上是被逼无奈 , 可以说并不是他的本心 , 所以 , 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汉奸相比 , 他有着一些令人同情之处 。
观点不一致的地方 , 主要是集中在对汉奸一词的争论上 , 这个词如果按照现在的词义来说 , 汉奸这个词的出现得是很晚的 , 如果仅从字面上看 , 指的是汉民族中出现的帮助敌国做损害本国利益的败类 。
【历史故事】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文章图片
而这个词最早的出现 , 却是在宋末元初 , 与我们现在的定义不完全是一个意思 , 至少 , 早期人们所指的汉奸 , 大概与曹操这样篡位的人相关 , 是停留在“汉贼”的意义层面上 。
及至元统一之后 , 汉奸这个词便极少被人使用 , 而在明末大批士人投敌之后 , 这个词出现得又频繁了起来;但随着满人最终定鼎 , 这个敏感词便几近消亡 , 原因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
中国长期以来 , 实际上是一个身份认证的国家 , 对国家来说 , 是忠君 , 是对皇权单向的责任;而对个体来说 , 认可的是体系 , 也就是说 , 你是哪一帮的 , 认可是家族 , 师长、甚至是对自己有恩之人 , 而真正的国家或中华民族的概念 , 怕要更晚 , 可以说在近代抗日战争之时才铸成 。
所以 , 要说中行说是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汉奸 , 据鼻祖之位 , 其实是很值得商榷的 , 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 , 是帮敌国打本国的典型 , 不说是汉奸 , 说个“楚奸”当是无疑的 , 但似乎现在无人说他是“奸” , 好像还是个正面人物 。
【历史故事】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文章图片
汉初的韩王信 , 燕王绾等人 , 投降匈奴与刘邦作对 , 又何尝不是妥妥的汉奸之行为?而更早的申侯 , 勾结犬戎入侵 , 从而导致西周王朝的覆灭 , 才有了后来的平王东迁 , 难道不是汉奸吗?
中行说 , 汉文帝时人 。 原为宦官 , 因不满作为汉匈和亲的随员 , 对汉朝怀恨在心 , 转而投靠匈奴 , 后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 。
国人对宦官一直是没什么好印象的 , 其中的赵高、十常侍、魏忠贤等等 , 都是祸国殃民之人 , 即使如高力士这样忠心耿耿的人 , 也被戏剧成小丑一般 , 当然 , 也有些如蔡伦、郑和这样被后世高赞的 , 但翻其底色 , 也让人当有另一番的感触 。
【历史故事】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文章图片
宦官的出身肯定是很悲惨的 , 作为“刑余之人” , 不是战俘或奴隶 , 就是为生活所逼 , 没有人生来就想当太监的 , 这中行说当然也是这样 , 他应该是故晋中行氏的后裔 , 但为何入宫当了宦官 , 却无人知道 。
据《史记》载:“老上稽粥单于初立 , 孝文皇帝复遣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 , 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公主 。 说不欲行 , 汉彊使之 。 说曰:‘必我行也 , 为汉患者 。 ’中行说既至 , 因降单于 , 单于甚亲幸之 。 ”
这是他入匈奴前的全部记述了 , 虽然简短 , 但反映出的信息很多 , 中行是个复姓 , 源出于荀姓 , 以此为姓的人极少 , 他又是燕人 , 属三晋故地 , 所以 , 估计他是晋时六大氏族之一的中行氏后人 , 被灭后成为奴隶 , 因袭到后来 , 悲催的身世让他入宫为宦 , 这是有很大可能的 。
【历史故事】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被视为汉奸老祖宗的中行说,从太监变为匈奴的谋士,背后有何故事】但是 , 他在宫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 “傅”者 , 师也 , 就是说 , 他是作为师傅般的身份 , 率领着和亲的队伍 , 可见他在宫中的生活应该不差的 。
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他 , 被指定去天寒地冻的漠北和亲 , 中行说是万般地不愿 , 对一般人来说 , 只能是认命 , 而他却能直接对皇帝表示不愿 , 所以说 , 他在宫中还是有话语权的 。
无奈“汉彊使之 。 ”皇帝逼着他必须去 , 他只好踏上了北去的路途临行前 , 他威胁皇帝道:“必我行也 , 为汉患者 。 ”就是说 , 你一定要让我去 , 你会后悔的!
如此强硬的语言 , 这明显的大逆不道,,是要造反吗?要是换了另一位皇帝 , 早就将他咔嚓了 , 这也说明 , 他将宅心仁厚的汉文帝是吃得很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