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自厚也|也变秃了”,古人如何应对脱发?有一种方法沿用至今,“我变强了

前言
《一拳超人》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 “我变强了 , 也变秃了” 。 这是不少现代人在工作中“升级打怪”的真实心声 。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 , 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 , 逐渐发现身体状态出现下滑的迹象 , 最直接的表现的就是秃头 。 不仅男性变秃 , 就连爱美的女性 , 也不得不面对日渐稀少的发量 。
你以为只有现代人有秃头、脱发的烦恼吗?早在古代 , 脱发问题就让不少人为其烦恼 。
看来古今中外 , 甭管科技多发达 , 该秃还得秃 , 正应了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 , 命里无时莫强求” 。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的脱发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 而古人又是如何治疗脱发的呢?
躬自厚也|也变秃了”,古人如何应对脱发?有一种方法沿用至今,“我变强了
文章图片
古代名人的脱发烦恼
脱发最初出现的时间实在太难统计 , 但是要论谁是最有名的脱发者 , 非白居易莫属 。 这位才高八斗的诗人 , 不仅对脱发问题深恶痛绝 , 甚至在无奈之际 , 还专门吟诗一首 , 以此聊表对逝去的秀发的思念之情 。
这首《嗟发落》说出了多少现代人的烦恼:“朝亦嗟发落 , 暮亦嗟发落” 。 看到没 , 寥寥数语就道出了白居易的愤懑之情 , 早也脱发 , 晚也脱发 。
但生性乐观的白居易并没有被脱发击垮 , 转念一想 , 如果头发掉光了 , 免得每天洗头梳发 , 尤其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夏天 , 更是凉爽无比 。
从白居易的另一首诗中 , 同样写道关于脱发的烦恼 , 可见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人真的为脱发问题伤透了心 。
他的诗句写道:“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 沐稀发枯落、一沐仍半秃” , 白居易自嘲自己一年才敢洗一次头 , 因为每洗一次 , 都伴随着无数的落发 。
和他相比 , 现代人虽然有脱发的征兆 , 但不至于一洗头就掉光 。 想不到大名鼎鼎的白居易 , 居然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烦恼 , 瞬间觉得这位高高在上的诗人变得接地气了 。
躬自厚也|也变秃了”,古人如何应对脱发?有一种方法沿用至今,“我变强了
文章图片
其实 , 古人对于脱发的烦恼不完全来源于美丑 , 古人一直秉承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理念 , 脱发对于自身的尊严都会带来莫大羞辱 。 而话又说回来 , 如果一个风度翩翩的诗人 , 顶着一头稀松的头发 , 其诗中所描述的唯美场景恐怕会大打折扣 。
深受脱发之苦的可不仅仅是白居易 , 杜甫也是一位严重的脱发患者 。 这位苦大仇深的诗人总在诗中感慨国家之安危 , 此情此景尤为沉重 。 或许正是其忧国忧民的心态 , 让他过早体验了脱发的烦恼 。
杜甫在《春望》中描述:“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其意思是指头发掉得连簪子都管不住了 。 和白居易相比 , 杜甫的脱发情况相对好些 , 至少还能用得上簪子 。 可这位著名的诗人却对此不胜其烦 。
宋朝第一“吃货” , 苏轼同样是一位脱发的重症患者 。 这位被贬到哪吃到哪的唐宋八大家 , 在年轻时期 , 就发现自己有脱发的征兆 。
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中写道“重衾脚冷知霜重 , 新沐头轻感发稀 。 ”其意思是 , 有一年 , 苏轼被贬至宿州 , 长夜漫漫 , 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让其夜不能寐 。 这种悲痛的感觉让他一夜之间脱了发 。
当时还只是中壮年的苏轼可不是英年脱发 , 于是求助了当地的名医 , 这位名医开了一方药给他 , 想不到苏轼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 , 自己的脱发情况得到很好的缓解 。
躬自厚也|也变秃了”,古人如何应对脱发?有一种方法沿用至今,“我变强了
文章图片
其方子很是简单 , 只有“梳头百余下 , 散发卧 , 熟寝至天明 。 ”寥寥数语 , 可苏轼硬是按照名医的方法 , 每天用木质的梳头梳头 , 并保证在睡觉时敞开头发 , 且保持最佳的睡眠状态 。
久而久之 , 苏轼的头发奇迹般地长回来了 。 其实这其中包含着许多奥妙 。 古人所用的梳子 , 大部分都是以名贵的木材制作而成 , 在梳头过程中 , 能够起到很好的调理头皮神经的状态 , 也正是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 才让苏轼的脱发情况有所缓解 。 古代“无所不用其极”的防脱发方法